第61章 蝗灾和拖拉机(8K)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听风煮雨夜字数:9168更新时间:25/03/01 20:10:27
    天空中太阳高悬,初夏的气候异常炎热。

    农人们弯腰在农田里挥舞着镰刀,赤裸的脊背上,一颗颗汗珠沿着肌肉线条滚落。

    妇女儿童也没有坐着,而是动手帮忙。

    妇女们撸起袖子,帮着捆扎割下来的麦杆,并将捆扎好麦杆搬上车子。

    个头矮小的孩子们仗着身形灵活,在田间地头穿梭,捡拾着地上散落的麦穗。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麦田里的麦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收割,一块块麦田被剃了光头。

    就连段秀才这个村长,也是亲自来到了麦田中,弯腰干着农活。

    随着镰刀挥舞,麦芒扫在身上,使得段秀才浑身上下都发痒,但他还是咬牙干着。

    不知不觉间,汗水已经打湿了他身上的衣裳。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段秀才实在是干不动了,直起腰来准备休息一下。

    但他才刚直起腰,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抬头便看到远方的天际忽然出现了一片乌云,与乌云一起出现的,还有一阵十分明显的昆虫振翅的嗡嗡声。

    段秀才凝神远望,很快,他脸上的表情便是大变。

    “不好了,蝗虫来了!”

    “蝗虫来了!”

    段秀才忍不住扯着嗓子大吼。

    四周正在忙活的农人们听到这声大喊,下意识抬头望去。

    随后,他们便都看到了天边乌泱泱飞来的蝗虫。

    “蝗虫来了!”

    “大家都加把劲儿啊,能收多少收多少……”

    段秀才继续大喊,喊罢,他便弯腰开始继续割起了麦子。

    农人们见蝗虫真来了,一个个仿佛瞬间打了鸡血,越发卖力干活,手中的镰刀几乎都要抡冒烟。

    只是,蝗虫飞行的速度真的很快。

    从他们注意到蝗虫出现在天边,到蝗虫扑过来出现在他们面前,前后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

    蝗虫们在飞到麦田上空,第一时间便扑了下来,开始疯狂啃食麦田中金黄色的麦苗。

    瞬间,一根根麦苗上便缒满了蝗虫,秸秆都被压弯。

    眨眼功夫,一根根麦苗便被啃食殆尽,连带着秸秆也被啃了大半。

    蝗虫所过之处,路边的绿色眨眼间消失不见,树林,灌木都被啃的光秃秃的……

    农人们见蝗虫来祸害自己的庄稼,下意识挥舞镰刀驱赶,但却完全不起作用。

    蝗虫乌泱泱的,实在是太多了。

    黑压压的蝗虫一下子扑过来,连人都会被它们扑倒在地……

    甚至有人被蝗虫扑倒在地之后,被捂的窒息,身上的衣服,毛发被一点点啃食殆尽。

    混乱肆虐,恐慌蔓延,农人们只得离开麦田,迈开双腿往自家的方向逃去。

    段秀才在几个村中青壮的护持下回了家。

    刚到家,他第一时间便将房门给关了起来。

    人缩在屋内,听着蝗虫撞击房门屋顶所发出的咚咚声,段秀才心中满是惊慌。

    他们收到消息的时间太迟了!

    即便他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组织村民们去田里抢收粮食,但也只抢回了一小部分。

    再加上今年蝗虫来的突然,麦子还未彻底成熟便开始抢收。

    是故,注定了今年的收成必然大不如往年。

    到时候,只怕连朝廷的税赋也给不出!

    甚至是要饿死人!

    他这个村长,该怎么和上面,该怎么和列祖列宗交代啊!

    ……

    随着各地蝗灾肆虐,灾情不断扩大。

    一道道消息也是不断向着开封府汇聚而去,送到了大唐现任河南布政使梁丰手上。

    【开封府遇蝗,祥符,陈留,中牟等县遭灾,蝗虫蔽日,数十万亩农田毁于一旦,死伤者39人。】

    【归德府遇蝗,治下宁陵,商丘,虞城等县被波及,收成泰半不保,蝗虫所过之处,房屋倾塌,草木尽毁。】

    【许州,陈州,汝州等各州府均遇到蝗灾,农人抢收田地收成,但各处收成依旧被蝗虫啃食大半。】

    【……】

    看着下面送上来的奏报,梁丰忍不住蹙眉。

    就按照如今的蝗灾扩散情况来看,整个河南几乎都被蝗灾波及。

    甚至是,蝗灾还在向河南四周的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湖北等省份扩散。

    蝗灾所波及到的人口,最少也有数千万……

    这个后果,可就实在是太严重了。

    深吸一口气,梁丰在报告上做出批示。

    要求一方面向朝中报告求援,请求朝廷调配各类物资前来河南赈灾。

    另一方面,也是要求底下各州府要立即组织人手,扑杀蝗虫,遏制蝗灾的继续扩散。

    治蝗和赈灾工作,要一起进行!

    他梁丰担任河南布政使已经三年有余,按照朝中的规矩,接下来的两年是他的关键时期。

    这两年如果表现的好,那么他就能升官,最少也是个平调。

    可要是表现不好,他甚至都有可能被革职。

    梁丰可不想自己任期的最后两年,再闹出什么乱子来。

    所以,对于赈灾和治蝗工作,梁丰是真的很重视。

    做完批示之后,梁丰叫来了自己的秘书。

    一个叫做林嵩的年轻人。

    “林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便辛苦些。”

    “代替我去底下各州府走一走,监督一下他们的赈灾和治蝗工作,千万不要出现什么纰漏。”

    林嵩闻言,只是点头道。

    “大人放心,卑职明白。”

    梁丰见此轻轻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立即将这封奏报呈送京城……”

    梁丰在批阅回复下面送来的报告的同时,还又写了一份治蝗策和一份赈灾策,准备要上报朝廷。

    希望朝廷能够给他一点支持,以尽快稳定河南当前的局势。

    林嵩闻言,只是再度点头。

    ……

    京城郊外!

    大唐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厂区外,挂着横幅。

    横幅上是一行大字。

    【大唐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热烈欢迎皇帝陛下莅临视察。】

    没错,就是拖拉机制造厂,而非汽车制造厂。

    而在横幅下方,还站着一名名拖拉机制造厂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技术员。

    这些人站在一起,对着道路尽头翘首以盼,等待着皇帝驾临。

    就在昨日,李奕刚接到下面的奏报。

    大唐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制造出了第一批实验产品,想要李奕亲自过目。

    对此,李奕没有任何的犹豫或者迟疑,仅仅只是第二天,便放下手中的事务,带队前来拖拉机厂视察。

    李奕对拖拉机厂的研发工作很是重视。

    一方面,是拖拉机如果能够大规模投产,那么,大唐便可以借拖拉机的之力,将北大荒给开发出来。

    后世,北大荒之所以能够变成北大仓。

    最主要的客观原因,便是因为拖拉机的大规模应用,将开荒的成本和难度降到了最低。

    使得北大荒的开发成为可能!

    农业时代,想要开垦北大荒,无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对此心知肚明的李奕,对拖拉机自然是重视的。

    再者就是,拖拉机底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坦克底盘是可以通用的。

    一战二战时期,列强的坦克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拖拉机厂生产出来的。

    而坦克,可是一个实实在在能够改变战争格局的,革命性的武器。

    李奕怎么可能对拖拉机不重视?

    他还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大唐的钢铁洪流横推世界呢!

    拖拉机制造厂厂长徐强站在厂区门前,不断踱步,神情有些焦虑。

    按照上面通知下来的时间,皇帝陛下半个小时前就该到了。

    可如今怎么还没来呢?

    徐强心中忍不住忐忑,到底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

    还是皇帝对他们不满意,走到半路干脆返回去不来了?

    虽然徐强是一个技术宅,情商不高。

    但是,就算是他的情商再低,可面对一个能够决定他的命运的人的时候,照样也会紧张。

    只是,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

    只见远处开来了一支车队。

    在看到车队的瞬间,徐强便忍不住松了口气。

    来了,终于来了!

    车队在拖拉机厂门前停下,车上下来一名名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士兵。

    这些士兵在下车之后,第一时间便分别站在四周布防,目光中满是警惕。

    带队的上校军官迈步走到徐强面前,先是向他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说道。

    “徐厂长,陛下很快就到。”

    “还请你这边配合我们的工作,尽快再检查一遍保卫工作,确保没有问题。”

    其实早在李奕决定要前来拖拉机厂视察的时候,禁卫军便已经派人来拖拉机厂接手保卫工作了。

    如今,也只不过是再检查一遍,另外增加些人手,确保无误而已。

    徐强闻言,当即点头道。

    “这是当然,我们这边一定全力配合贵方的工作。”

    上校军官点点头,然后便开始安排人手,再度检查拖拉机制造厂的防务工作。

    ……

    汽车后排,李奕眉头紧皱。

    正在翻阅着手头的一封奏报。

    封面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开泰五年河南灾情简报】

    今日早晨,李奕早早起床,准备动身前往拖拉机厂视察。

    但他才刚出门上车,王忠便为他送来了这封简报。

    这也是为什么李奕今日到达拖拉机厂的时间,比预定时间迟了半个时辰的原因。

    翻看着手中的简报,李奕神色略显沉着。

    这次蝗灾,受灾的主要地方是河南。

    而河南,可是大唐如今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河南遭灾,必然会导致大唐的粮食产量大减。

    到时候,所出现的粮食缺口,必然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让李奕实在是不能不愁!

    稍稍思索片刻,李奕转头对坐在前排的张之洞说道。

    “孝达,回头你去一趟农业部,让农业部方面统计一下此次河南受灾所产生的粮食缺口,然后尽快报于朕知晓。”

    “除此之外,再传令给于灾区接壤的各州府,命他们做好防治蝗灾的工作,一定不能叫蝗灾的影响范围再度扩大。”

    坐在前排副驾驶的张之洞闻言,当即回头说道。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

    李奕闻言,眼睛微闭,轻轻点头,不再说什么。

    而他的心中则是盘算起了,大唐的粮食缺口该从哪里补齐。

    ……

    很快,李奕的御驾车队行驶到了拖拉机厂外。

    随着车队停车,李奕迈步从车子后排走了下来。

    拖拉机厂负责人徐强上前来作揖行礼道。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福!”

    如今的大唐,已经废除了跪礼。

    除非是例如大朝会,或是祭拜太庙这类的大场合,一般情况下,都只需要作揖即可。

    李奕伸手虚抬了一下徐强,然后说道。

    “卿家免礼!”

    待徐强直起腰来之后,李奕接着说道。

    “朕今日此来,便是听闻拖拉机制造厂这边做出了成果,朕很好奇。”

    “不知卿家可否带朕去看看?”

    徐强闻言,吞咽了一口口水,然后说道。

    “能为陛下带路,微臣荣幸之至。”

    “陛下请随微臣来,拖拉机厂这边已经全部都准备好了!”

    李奕点点头,然后在徐强的带领下,往拖拉机厂内走去。

    随行人员见此,也是快步跟上。

    一行人很快便进入了一间厂房之中。

    厂房内,摆着好几样物品。

    一为拖拉机的发动机,一为拖拉机底盘,一为整体成型的一台拖拉机。

    为了向李奕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拖拉机制造厂这边将拖拉机给拆开进行陈设。

    李奕最先过目的,就是拖拉机的发动机。

    徐强指着面前的一台发动机,开口介绍道。

    “启禀陛下,该款发动机被命名为开泰四年式柴油发动机。”

    “该款发动机于去年定型,并开始着手量产。”

    “发动机整体重量为1.2吨,油箱容积70升,可稳定输出400匹马力……”

    “和此前的汽油发动机比起来,我们的新型柴油发动机有动力强,热效率和经济效率较高等优点。”

    “缺点就是噪音大,油耗高,需经常维护。”

    在介绍完发动机之后,徐强又开始向李奕介绍拖拉机底盘,以及整机的各项数据。

    李奕听的频频颔首点头。

    随后,他又接着说道。

    “如今,我大唐生产一辆柴油拖拉机,成本大概是多少?”

    徐强闻言,先是沉默。

    他默默算了一笔账之后,抬头说道。

    “回陛下的话,我们目前正在着手建设拖拉机生产线。”

    “等生产线建设好之后,拖拉机的生产成本大概可以降低到每台造价2300~2500块银元之间。”

    李奕闻言,却是并不高兴,反而是隐隐蹙眉。

    如今的柴油发动机毕竟是刚刚发明,拖拉机更只是一个实验产品,产业链都还不完善,按理来说,这个价格其实不算贵。

    等到产业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拖拉机的价格自然能够降下去。

    但是,李奕依旧不满意。

    因为他知道,以当前拖拉机的造价,肯定是没有销路的。

    毕竟,拖拉机和汽车不一样,汽车可以让权贵拿来装逼,只要有逼格,就不会缺了销路。

    可拖拉机这东西,说白了是要用来干农活的。

    而以当前拖拉机的造价,农活即便干再多,也无法覆盖其生产成本。

    这种情况下,拖拉机很难打开销路。

    而一个东西,如果没有销路,就更别指望能够通过组建成熟完善的产业链,来降低成本了。

    这事情有些无解!

    思索一阵之后,李奕开口说道。

    “以拖拉机目前的造价,光靠民用市场,估计很扶持起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来。”

    “这样吧,回头朕给军务院批个条子,让军务院和拖拉机厂这边联合研发柴油发动机,以及拖拉机军用的相关事项。”

    既然靠民用无法打开市场,无法组建一个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那么,李奕便准备,先军用再说!

    不同于民用还需要顾忌成本,军用是不用担心这点的。

    对军队来说,战斗力就是一切。

    只要能提升军队战斗力,那么,成本是最不需要考虑的东西。

    只要你能打赢战争,前期不管投入多少成本,最后都能收回来。

    嗯,就比如说这次大唐和英国开战,前期投入的成本固然不少。

    可最终却是非但迫使英国割让澳大利亚,还拿到了4200万块银元的战争赔款。

    这些,已经完全足以覆盖了大唐在战争中所付出的成本。

    但是,如果大唐因为了节省成本,而导致战争打输了。

    那么,你节省下来的那些成本,就将变成给敌人的战争赔款。

    嗯,这里点名批评老佛爷。

    为了给自己过生日,就克扣军费修园子,甚至让舰队使用沙子填充的炮弹。

    结果呢?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战败!

    赔款赔出去的银子,不知道能给她修多少座园子!

    所以,对军队来说,成本从来都不需要考虑。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很多东西都是先军用后民用的原因。

    除去有技术保密的因素在里面,肯定也有想要借着军用不考虑成本的特点,来摊平研发成本,逐渐完整的产业链的考虑。

    听罢李奕的吩咐,徐强点头表示明白。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

    李奕轻轻颔首,然后示意徐强命人操作一下拖拉机让他看看。

    徐强点头应下,然后命一个操作员上前去操作。

    操作员拿起摇杆,插入拖拉机的发动机,然后开始转动。

    随着摇杆转动,发动机开始逐渐运作。

    不同于汽油发动机,需要通过火花塞点火才能启动。

    柴油由于燃点比汽油低,是故,只需要通过摇动摇杆,给空气加压,就能把柴油点燃,然后启动发动机。

    随着发动机启动,一阵突突突的声音响彻整个厂房。

    拖拉机的排气管开始冒起黑烟。

    连带着,拖拉机开始缓缓启动,向前行进……

    ……

    李奕结束了在拖拉机厂的视察,回到了圆明园。

    然后,便开始着手处理起了政务。

    目前摆在他面前的政务,除去河南那边遭遇蝗灾的灾情之外,就是关于澳大利亚的开发事宜。

    大唐在拿下澳大利亚之后,便开始着手开发。

    但是,由于当前澳大利亚那边的人口数量有限,且还是以洋人和土著为主。

    是故,大唐的开发进度很慢。

    如果李奕想要加快澳大利亚方面的开发进度,那么首先就是得加快移民。

    幸运的是,目前的大唐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只要朝廷能负担的起移民所需的花费和物资,就不怕没有人移民。

    忽然,正在批阅奏章的李奕想到。

    既然河南遭灾,那是否可以趁着这次机会从河南移民呢?

    河南遭灾,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这时候从河南移民所需面临的阻力,必然是最小的。

    而且,河南地处中原,正是人口稠密区。

    如果能将河南的人口移出去一部分,必然可以缓解当地的社会矛盾和人地矛盾。

    如此一来,对大唐的统治无疑是有极大好处的。

    想着这些,李奕迅速提笔做出批示,准备将事情交给底下人去做。

    就在这时候,外边再度响起一阵脚步声。

    很快,便见张之洞经过通报,从外边走了进来。

    “陛下,您之前要的有关河南方面遭灾之后的粮食缺口,农业部已经统计出来了。”

    “还请陛下过目!”

    说话间,张之洞将一封报告呈递给了李奕。

    李奕拿过报告,便翻阅了起来。

    【开泰四年,大唐的粮食总产量为一亿八千万吨。】

    【随着化肥生产成本降低,被大规模应运,外加辽东和南洋方向,耕地数量逐年增加,按照预估,大唐在开泰五年的粮食生产总量约为一亿九千万吨上下。】

    【这其中,河南一省的粮食产量约占大唐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今年遭灾之后,河南一省粮食产量预估直接减半。】

    【今年一年,大唐的粮食缺口约为800~900万吨。】

    看着数字,李奕不由得眉头紧皱。

    八九百万吨,这个数字是真的有些过于夸张。

    缺口太大,搞的李奕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填补。

    深思良久,李奕开口说道。

    “这个缺口,还真是有点太大了。”

    “看来,今年大唐得增加粮食进口量了。”

    至于说从哪里进口?

    当然是越南,泰国,朝鲜,日本等藩属国。

    以及印度那边咯!

    反正莫卧儿汗国需要给大唐还账。

    正好,就让他们拿粮食来抵债好了!

    至于说粮食都拿来给大唐还债了,莫卧儿汗国自己会不会饿死人?

    呵呵,这个就不在大唐的考虑范围内了!

    但是,光从莫卧儿汗国的地盘进口粮食,肯定是不足以填补大唐目前的粮食空缺的。

    到时候,说不得还得从英国人的控制区想想办法……

    琢磨着这些,李奕抬头说道。

    “孝达,你去传达朕的命令。”

    “命内阁方面,立即着手筹措一批粮食,运往河南方面,准备用于赈灾。”

    “效率要快,否则,河南那边的粮价指不定得飙升到什么地步。”

    “对了,再命监察部给朕盯紧了。”

    “那些赈灾的粮食绝不能有任何意外,不论是谁,只要敢伸手,那就给朕剁了他!”

    张之洞闻言,当即点头应下,表示自己明白,而后,他便转身离去,前去传达李奕的命令。

    ……

    京城,郊外!

    大唐国家安全粮食储备仓,甲6号仓。

    在大唐立国之后,为了确保国家安全,确保出现地震,洪水,山崩等天灾,以及战争,瘟疫等人祸之后,大唐可以第一时间调集各类物资进行应对。

    李奕在定都京城之后,便下令在京城郊外设立了一系列的战略储备仓库。

    储备了海量的粮食,药材,衣服,食盐,白糖,军械等相关物资。

    甲6号仓库,正是储备粮食的仓库之一。

    办公室内,仓管史崇睿正在审阅面前的一份账本,不时的拨弄一下算盘珠子计算。

    这里身为大唐最重要的储备仓库之一,甲6号仓库的储备规模非常庞大。

    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吨!

    这个级别的储备仓库,每年的仓库内的陈粮淘汰,新粮入库,都是一个大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账本便是重中之重!

    如何从仓库里捞利润,全看你会不会做账本!

    而史崇睿,便是深谙此道的高手。

    他甚至能够做到,自己捞的盆满钵满,上司吃的脑满肠肥,下属喝汤喝个肚圆儿,而账本上不见任何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一手,史崇睿才能坐稳仓管这个肥差。

    看着面前的账本,史从睿一边计算,一边琢磨着自己这次能从里面捞多少。

    马上就要夏收,等夏收之后,仓库内的粮食必然会进行一次轮换,将陈粮出售处理掉,然后填入新粮。

    如果操作的好,这里面的利润将会非常之惊人。

    不说别的,这么大笔的交易,光是回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就在这时候,外边跑进来一名仓库的管理员。

    “大人,上面传来命令。”

    “还请您过目!”

    说话间,管理员将手中的公文给了史崇睿。

    史崇睿挑挑眉,从管理员手中接过公文,然后翻阅起来。

    但是,公文才刚翻开,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大变。

    因为,公文上写着一行大字。

    【着令,调甲六号仓库存粮五十万吨往河南赈灾,甲六号仓库需在三日内完成准备工作,并将粮食启运。】

    史崇睿看着公文上的内容,心中暗叫要糟。

    因为,此时的甲六号仓库内,压根没有这么多的粮食。

    由于夏收将近,新粮很快就会入库。

    史崇睿才刚刚将一批陈粮给倒卖出去。

    他想着反正新粮马上入库,很快就能把缺口给填上,到时候他再把相关程序给补上,那就不会有问题。

    而史崇睿之所以要在这时候卖陈粮,那是因为现在卖陈粮的话,价格会比各大粮仓集体出售陈粮汰换的时候价格高很多。

    只要在报账的时候,史崇睿将价格按照相应的集体汰换陈粮的售价给报上去。

    那这里面的差价,就能进他自己的兜里。

    但问题是,如今还不到朝廷规定中的陈粮淘汰的时候。

    如果不是朝廷要紧急调粮,史崇睿的操作自然没有问题。

    等新粮入库,甚至连痕迹都不会留下。

    但问题是,现在朝廷要调粮,可仓库内的粮食却是不够数。

    史崇睿知道,事情这下麻烦了。

    搞不好,自己这回要掉脑袋的。

    心下虽然慌乱,但史崇睿脸上的表情却是并不变化,只是开口对来汇报的管理员说道。

    “嗯,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管理员闻言,抱拳作揖,然后转身离去。

    在人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之后,史崇睿噌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他准备要往自己的岳丈府上去一趟,向自己的岳丈大人求助。

    他的岳丈大人当初可是皇帝的从龙功臣,很多事情对自己来说是天大的事。

    但对岳丈大人来说,却不算什么……

    ……

    是夜,史崇睿离开了甲六号仓库。

    提了些烟酒,海参燕窝等礼品,便坐上一辆黄包车,往自家岳丈的府上而去。

    随着朝廷禁止牛马牲畜入城的禁令下达,京城内的百姓被迫改变生活习惯,不再乘坐牛车马车出行。

    有钱人有权的,自是选择去购买汽车,用汽车代步。

    汽车可要比那些牛车马车体面的多。

    而对没钱,或者说不够有钱的中产来说,人力黄包车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史崇睿便属于一个典型的中产,或者说,在消费上他是一个典型的中产。

    虽然,他凭借自己仓管的身份,从粮仓里倒卖粮食,捞了不少钱。

    但是,这些钱都是见不得光的!

    他拿来满足日常消费肯定没问题,因为日常消费太过零散,没办法监控。

    但是,如果他拿钱去买汽车这样的大件,那就是在自爆自己是个贪官。

    因为,他是无法解释自己的巨额资金的来源的!

    黄包车车夫拖着车子一路狂奔,很快便来到了史崇睿岳丈家府邸外。

    史崇睿下了车,付了车费,然后大步向府邸大门走去。

    史崇睿的岳父是大唐的开国功臣。

    居住的宅子,乃是大唐入京之后,皇帝给赐下的赐宅。

    位置就位于京师内城的城墙根处,邻里邻居几乎全部都是军中或者官府中的高层。

    说白了,这地方其实就是大唐版本的官员家属大院。

    能住在这地方的,都不是一般人。

    ……

    PS:这是还债的第四章,还完这章还欠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