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远来是客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手抽的鸡蛋字数:2488更新时间:25/03/11 07:34:30
    杨士奇没想到,这次居然有机会被委以重任。

    一直以来,大明礼部的差事既重要,又显得不那么重要。

    说它重要,是对外的态度很重要。

    尤其是在决定是否应该出兵讨伐不臣,比如这次援朝之战,礼部的态度就很重要。

    但这么重要的决议,却不是他能插手,或者一言而决的。

    事情到了苏部堂那里就被定下来了,他甚至连插嘴建议的资格都没有。

    说不重要,看看他每天干的活就知道了。

    外邦来使、外邦哭诉、外邦朝贡、外邦求见、外邦惊诧...

    他所能做的,就是将一些不必要的使者屏蔽,陛下没时间见他们,自己出面就好。

    然后一些比较重要的使者或事,则通过他上报通政使司,等陛下圣裁。

    杨士奇这活干的,和鸿胪寺卿快没什么两样了。

    按理说礼部事务繁忙,比如科举选仕、全国教喻,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但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教喻这个口就是沼泽地,谁沾谁倒霉。

    就算杨士奇想踩进去试试水,他也没这个资格...

    学阁负责学改的,是苏谨的几个学生,路确、武信、梁熙。

    他们几个的奏疏,甚至不需要通过部里和通政使司,就可以直达陛下的案头。

    借杨士奇三个胆子,他也不敢私自截留。

    看看胡惟庸的下场就知道了。

    眼前的这位爷虽然不是洪武帝,但他爷俩的性子实在太像了,他可不敢瞎搞。

    况且他是苏谨一手抬进内阁的,这位苏部堂就是自己的恩相,对苏谨慧眼识英杰的感激之情,他还是有的。

    这次面见陛下,杨士奇接下的任务,是接见英国使节,探一探他们的口风,搞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听着任务很简单,但杨士奇知道,这件事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明、英两国,现在正在李朝战场打的如胶似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不恩爱。

    这个时候来访,看似求和停战,谁又知道这群家伙憋着什么坏?

    暗暗筹措着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见英使,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英使落脚的鸿胪寺馆驿。

    看着眼前的鸿胪寺,杨士奇颇有些感慨。

    自陛下登基以后,苏部堂下令改造鸿胪寺。

    鸿胪寺要成为礼部要员办公的专职场所,而不再是老妈子一样的管家。

    对于和大明交好的番邦使者,陛下恩典在京划出一片地,用于建造各国驿馆,自行居住。

    哪怕是小国,只要大明国书明确在录,就可以兴建、居住。

    这样一来,很多小国再也不用去看大国的脸色,在鸿胪寺小心翼翼的,结果连个好屋子都住不上。

    对此,各国使者纷纷对着皇宫遥拜,高呼皇恩浩荡。

    但苏谨可不仅仅是为这些使节考虑,而是他认为,鸿胪寺的官员,你就好好当你的差。

    这帮子番邦住在鸿胪寺里,整天乌烟瘴气的,官员时不时还得为他们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忙活,哪还有天朝上官的样子?

    不都成老妈子了?

    大明的鸿胪寺,是外交森衙,不是幼儿园。

    从幼儿园阿姨身份终于解脱出来的官员们,哪怕再不喜欢苏谨的,也得捏着鼻子赞声部堂大人英明。

    不过,鸿胪寺显然也不是没有使者入驻。

    只不过这些使者,要么是初步建交,说白了就是和大明交情没那么深,没资格建驿馆的。

    要么就是申请已经打上去、批准了,但是驿馆还没建成,只能暂时落脚的。

    最多的,还是如英使这种不稳定的使者,不放在鸿胪寺看着,有点不放心。

    “英使节住在哪里?”

    “回大人,他们住在西厢第十五间。”

    杨士奇一听差点乐了,看来这群洋毛子确实不受待见啊。

    鸿胪寺最好房间自然在东厢,西厢次之,而第十五间是最差的。

    倒不是房间有什么区别,而是那地方...紧挨着茅厕。

    这也就是大部分的使臣,因为驿馆的设立,都搬出去住了。

    不然哪怕是冬天,那里的味道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嗯...住在那里,他们没什么情绪吧?”

    “没有,他们敢有什么情绪?”

    小吏不屑的撇撇嘴,旋即扑哧一声笑了。

    “笑什么?”

    杨士奇皱起了眉头:“在鸿胪寺,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大明,如此浮躁如何能成?”

    “是,大人,小的错了,就是忽然想起,想起...”

    说到这里,小吏忍不住又想笑,看了一眼杨士奇,又生生憋了回去。

    “说吧,怎么了?”

    “是这样的”,小吏的嘴忍不住咧开:

    “自打他们住进来以后,鸿胪寺的这些家伙,今儿忽然都开始跑起了肚子,那边的味道属实有点大,哈哈。”

    闻言,杨士奇的嘴角都忍不住开始抽搐,愣是凭着强大的忍耐力,生生憋了回去。

    但他迈向后院的脚步也不禁慢了下来,转向侧堂:“我就不去看他们了,让他们来明堂见我吧。”

    小吏强忍着笑:“是,大人。”

    一炷香后,这些英使终于来到杨士奇的面前。

    很显然,来之前他们被人训过话,见到大人应该如何行礼,如何不失礼节,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几人向杨士奇躬身行礼,送上恭维之辞,然后由通译翻译给杨士奇,双方倒也‘相敬如宾’。

    “这位是此次出使的正使,赫本.马尔福先生,同时他也是马尔福公爵的次子。”

    “这位,是希诺.马真先生,他是这次使团的副使,是希拉尔先生的外甥。”

    杨士奇听的微微点头,心中却带着不屑。

    越是没有底气的人,才会不停标榜自己的身份。

    你可曾见过苏部堂上街的时候,没事就喊,‘我乃晋国公,加北平将军府大将军,两淮漕运总督,辽东援朝军总兵官,

    北洋水师总兵官,辽东道、山西道行军大总管,加辽东道、山西道黜置大使,

    提调辖区内一切军政事务,如遇不决之事,可行便宜之权的,礼部工部双尚书是也?’

    无聊!

    但最后的一个女子,却让杨士奇微微抬眸,有了些许好奇心。

    女人,也能出使?

    贵国玩的真花,不愧是蛮夷之邦。

    “这位是?”

    似乎是看出了杨士奇的疑惑,他身边的佐贰官开口询问:“这位女子也是使者?”

    “不,希拉里小姐可不是使者,她是《大英日报》的记者,同时也是副主编。”

    歘!

    杨士奇的目光陡然射出精光!

    眼前的这位女子身材妖娆,紧身的衣着勾勒出完美的曲线。

    但他们要是不说,还以为使者出使要随身带着‘舞伴’,方便没事凿一下。

    但没想到,居然是个记者。

    出使大明还随身带着记者,这群家伙,果然没安好心啊...

    “各位远来是客,我方自然要好生招待,但在此之前,诸位可有什么提议,需要本官转呈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