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全靠同行的衬托啊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手抽的鸡蛋字数:2268更新时间:25/04/28 01:33:20
    不过何进的委屈没有白受。

    翌日一早,杨士奇将礼部所有同僚聚在一起,言明何进弹劾苏谨,乃是部堂授意,并非狼子野心。

    否则怎么解释刘观出事之后,他却并未受到牵连?

    而最令同僚们羡慕的,是何进一夜之间,官职突飞猛进,直接由一个从六品的主事官,升任正五品的司郎中,连升三级。

    这和当初刘观许给他的官职一样,不过却不是那镜中花、水中月,而是实打实的升迁。

    最关键的是,何进不用昧着良心。

    随手解决了这件小事,苏谨正式开始接手对于李朝、安氏和倭岛的安置。

    和朱棣商议过后,徐增寿按照原定安排,接任朝鲜道督察御史,兼任朝鲜市舶司提举。

    而户部将派出大量官员,在安州、南浦、瓮津、富川、仁川、群山、海南、浦山、釜山、蔚山、浦项等诸多港口,成立市舶司检览处。

    之后所有进入李朝的海贸商品,必须先去市舶司纳税,才能售卖。

    不仅如此,徐辉祖受命继续担任征北大将军。

    在平壤、汉城、开城、元山、釜山设置军营,成立护朝卫,每卫三千人,设指挥使一人。

    如此一来,虽然李朝是名义上的主人,可一旦有不臣之心,就会迅速被弹压。

    在李芳远看来,大明这一手实在过分,和直接夺了他的王权有什么区别?

    不甘心就此失势的他,暗中命人挑拨民众的对立情绪,想要借此试探大明的反应。

    只可惜,还没等大明部队反应过来,本地的百姓却不干了。

    他们不仅不反对大明驻军,甚至不知被何人组织,开始上街游行。

    游行的要求让徐辉祖哭笑不得——大明的驻军太少啦,希望大明在每一个城池都有驻军。

    派斥候下去打探才知道,不是大明有多好,实在是全靠同行的衬托啊。

    李朝管制时期,底层百姓的日子十分艰苦,入不敷出,每到冬天都有冻饿而死的人。

    更遑论李朝士兵的那点战斗力和枪杆子,全冲着自己人攒劲,更是遭人恨。

    在李朝,士兵的形象和大宋贼配军别无二致,甚至还不如贼配军。

    可大明占据城池以后,严守军纪、秋毫无犯,不仅没有打砸抢的事件发生,反而还经常救济困苦的孤寡,名声好的不像话。

    可等徐辉祖按照约定,在稳定安氏所占城池,将城防归还李朝,退兵城外安营之后,这些接管城防的李朝士兵,反而开始大肆劫掠起来...

    这真是一个奇葩的国度,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

    李朝许多百姓不堪其扰,拖家带口的往城外跑,目的地就是明军营地。

    于是,更加魔幻的一幕出现了。

    城内都快渺无人烟了,而几十里外的荒野之上,却伫立着无数的窝棚,将大明军营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徐辉祖都无语了,派人出去喊话、劝离却毫无作用,又不能驱兵驱赶。

    有人建议部队换个地方扎营,却被徐辉祖否决。

    换营地容易,但这些李朝百姓明显就是奔着他们来的。

    自己一动,他们必然也要跟着迁徙,到时候只不过是换个地方被围罢了。

    更何况,这些李朝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动来动去反而容易出事,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几日,有后勤来报,说泔水桶的食物经常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十分奇怪。

    徐辉祖本来也没当回事,毕竟大明军队伙食不错,除非异食癖,不然哪个士兵疯求了去偷泔水吃?

    直到有士兵来报,发现部队后面的垃圾中转站,经常有李朝流民可疑活动,疑似细作。

    徐辉祖不动声色,派斥候偷偷潜伏,把这些人抓了回来。

    可这一抓不要紧,却把泔水失踪的案子破了。

    这些难民哪是细作啊,就是饿急眼了,来偷明军吃剩不要的食物,回去找个瓦罐煮来吃。

    还给这种食物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大明部队火锅。

    被整了个大无语的徐辉祖,只好将这件事上报,申请运送物资的时候,能不能给这些难民也补充一些食物和药品。

    消息递到苏谨手上的时候,他也被震了个够呛。

    没想到部队火锅这种玩意,居然在自己的手上再现了?

    你说灾年吃不起饭,偷吃米军的食物也就算了。

    他实在搞不懂这些人,为什么在经济条件好转以后,还得意的将之列为美食?

    吃老美大兵的剩饭很光荣吗?这洋洋得意的...

    思前想后,苏谨决定这笔钱还是得批。

    倒不是他同情心泛滥,而是现在明军初至朝鲜,正是需要安稳民心的时候,用一点食物换来民心所向,还是很值得的投资。

    将此事和朱棣商议后,朱棣也表示同意,就是运些什么东西过去,让他犯了难。

    如今通往辽东的火车道还在建设,去往朝鲜的更是遥遥无期。

    运送米麦稻谷,人吃马嚼的在路上就得浪费一大半,十不存一,绝对是个赔本买卖。

    本地采购也不行,李芳远八成会借此抬价,让大明花钱买他的粮食,帮他养活他的子民。

    光是想想李芳远那猥琐的嘴脸,朱棣和苏谨就被恶心的够呛。

    就算他俩能忍着恶心,捏着鼻子认了,李朝大战初停,也没那么多粮食卖。

    苏谨眼珠子忽然一转,冲着朱棣嘿嘿笑着:“陛下,臣有个食品工厂你是知道的,这罐头和压缩口粮倒是十分合适,不如...”

    朱棣斜睨着他:“你个狗东西,又他娘的算计老子的口袋?”

    “什么你的我的,陛下太见外了。”

    苏谨嘿嘿一笑:“我看上的,那就都是我的。”

    “你个财迷狗东西...”

    朱棣被气笑了,摆了摆手:“算了算了,谁让老子心甘情愿被你算计呢?一会让陈显拟个条陈递给户部,你和郁新扯皮去吧。”

    “那臣就多谢陛下赏赐了?”

    “快滚吧!”

    装作虚踢一脚的样子,苏谨笑着连连后退,摆出一个白鹤亮翅的造型后,闪身而退。

    看着苏谨匆匆离去的背影,朱棣笑容里带着几丝惆怅。

    谨弟在身边的日子,既安心又舒心,可一想到他迟早要走,又满心怨言。

    尤其是想到,在处理完这几个国家的事后,他就要启程去往西洋,心里就更是惆怅。

    “咦?俺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