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后来没了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林中倩影字数:2228更新时间:25/03/20 17:29:59
    “连死罪都敢顶,说明他已经不在乎自己的死活。”

    潘白宇淡淡地说道。

    “这种老混混能淡生死?”杨岩很是不屑地说道。

    “既然不是看淡生死,那只有一个可能。”

    申庆笑了。

    很快申庆就通过电话医院的记录找到答案,段从文已经是肝癌晚期。

    肝癌一存活率极低,往往从发现到去世也就是几个月的事。

    “他无儿无女,要这钱有啥用?”

    陈启明的问题,杨岩给出了回答,“没有子女,还没有父母吗?”

    杨岩与段从文是同龄人,他太知道这类人的“软肋”了。

    中年人的软肋就是孩子和老人,混子也不例外。

    毕竟混子也是人!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能把儿子推下车连自己父亲都可以不管汉高祖。

    想明白这些,陈启明转头对申庆说道:“走,咱去他家。”

    从资料上有段从文家的地址,位于北城区的二厂小区。

    路上杨岩帮着众人科普,二厂全名叫江北市第二车床厂。

    最辉煌时,厂子有二万多工人,生产车床更是远销全世界。

    后来……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最后杨岩还补充了一句,二厂小区江北市第一批家属楼,当年能住楼院的都老“牛”逼了。

    现在呢?

    和许多老小区一样,二厂小区经过翻新维护,看上去多少有些“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一路打成这,很快就找到段从文家。

    看得出来段从文绝对是个名人,一问他就没有不知道的。

    在陈启明等人看来,段家应该是那破烂不堪就像朱丹家一样。

    可等他们敲开门却大大出乎了意料,出现在他们面子是一个斯文从容的老人。

    “你们是来找从文的?”老人看上去至少有七十岁上下,花白的头发脸上卡着付老花镜,手里还拿这本书。

    “您是段从文的父亲。”

    陈启明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个儒雅的老人和段从文那样的混子联系起来。

    “没错,我就是他父亲,有什么事进屋说。”

    老式的小区是没有房厅的,老人直接将他们带入了卧室。

    说是卧室,不如说是书房,墙的三面都是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

    “他欠你们钱?那不好意思,他是成年人,你们应该去找他。”

    老人一边说一边拿出杯给众人倒水,这份荣辱不惊的从容,很是让陈启明折服。

    “请问,您怎么称呼?”

    见陈启明语气和善,老人也笑着答道:“叫我老段就行。”

    “那我就叫您段叔叔吧?”

    陈启明接过茶杯说了句“谢谢。”

    “你们不是要债,那一定就是官家人,从文他又犯什么事了?”

    老人的语气里没有失望也没有惊恐,好像段从文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感到意外。

    “如果我说他杀人了你信吗?”

    潘白宇突然开口问道。

    “杀人?不杀,他没这个胆子。”

    老人还是很淡定,把手中的书放到一边,双手搭在腿上,“他从小身子就弱,要不然也不会叫从文。”

    听到这句话,陈启明接口道:“他叫从文,难道不是因为,你喜欢沈从文?”

    这下老人的脸上终于有了一点表情,“你怎么知道的?”

    “我看你的书架上,摆着几本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边城,就知道您对他一定有所偏爱。”

    “哎,不说这些了。”老人岔开话题,“说说,你们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陈启明也没隐瞒,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

    “他得了肝癌?还是晚期?”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震惊,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天天喝,有酒绝对不喝水,他不得肝癌,都对不起他喝过的酒。”

    老人看向陈启明,郑重地说道:“谢谢你,我现在还能为他做点什么?”

    “我们怀疑他在替人顶罪,所以希望你出面劝劝他。”

    老人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前几天,他回来过一次,拿回来一个带密码的皮箱,说是让我们替他保存。”

    说完,老人起身出去再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个小号的黑色皮箱。

    “这种密码锁,大部分初使命都3个8。”

    在经过老人的同意下,杨岩试了几次皮箱打开了。

    里面放着一些小玩意,两个很旧却不破的铁皮玩具还一封面……以及两捆百元大钞。

    “这是……”

    老人满脸都是惊愕。

    “这玩具是从文小时候最喜欢,走的时候……他只能这·两样玩具。”

    老人说的是“走的时候”陈启明猜想很可能是被赶出去的。

    “信,您打开看看。”

    信属于个人隐私,陈启明自然不好去看。

    “好,等等。”

    老人推了推花镜,拿起了那封信。

    那封信仿佛很重,重到他连拿了几次都拿起来。

    “爸,妈,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儿可能已经已经走,让你们操了一辈子的心,这次终于结束……”

    信还很长,老人却无法再读下去。

    没有泪水,只有哽咽。

    无声的哽咽。

    “我能见见他吗?”老人低头看向陈启明说道。

    “这个没问题。”

    老人想想又说道:“我不去了,你告诉他,他妈病重已经住院了,想见他一面。”

    “没问题,您夫人在那个医院?”

    陈启明相信以吕汉清的能力,带着段从文去一趟医院问题应该不大。

    “谢谢你们,还有这些钱你可以拿走,其他的可以给我留下吗?”钱属于赃物,

    钱属于赃物,玩具属于段从文的私人用品,留下肯定没问题。

    详细问了老人在哪家医院,哪间病房之后,陈启明等人才起身离开。

    “你说,这样的父母怎么会生出段从文这样的儿子?”

    杨岩愤愤不平地说道。

    “你想过没,期望太高对孩子也会产生压力?”

    潘白宇的话,杨岩好像没听懂。

    申庆解释了一句,“物极必反,有些事说不清。”

    潘白宇很好再解释几句,父母对孩子要求太过严格,往往会让孩子变得叛逆。

    杨家的整洁,老人的冷静,都说明他们是受过极好教育的人,这类的人往往会对身边有人要求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