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熊孩子的妙用!布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姜阿山小树字数:4904更新时间:25/03/01 15:54:44
    “呜呜呜……”

    “呜呜呜……”

    熊孩子这一哭,可谓是惊天动地。

    从收到朱允熥给的信,他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回了京城。

    不得不说,熊孩子委实精力旺盛,特别能折腾。

    这一赶路,直将随从护卫的税务司官兵都累惨了,熊孩子却愣是坚持住了。

    之所以要这么赶,当然是因为熊孩子吓坏了。

    曾经被朱允熥折磨的阴影在脑海内挥之不去。

    想起自己这么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到处“浪”。

    税务司与官府衙门,没少发生过冲突。

    虽说他自认为都是为了办公事,为了完成朱允熥交待的任务,为了给大明朝廷征税……

    但是,谁知道朱允熥是怎么想的呢?

    还有剿匪也是一样。

    借口虽然找了,但也要人家认啊!

    税务司又不叫剿匪司。

    之前朝廷官员纷纷上奏章弹劾税务司,熊孩子当然是知道的。

    可当时正在气头上呢,管他三七二十一,就是干。

    他自认为自己没错。

    朝廷最终压下了那些弹劾。

    没有按那些官员的建议,撤销税务司,严惩自己。

    可是,朝廷也没有表彰税务司,没有说他做好,做得对啊!

    看来信的语气,太孙殿下似乎有些生气了。

    这可真是大事不妙。

    如今熊孩子对朱允熥畏惧,早就远远超过了父亲朱棣。

    毕竟,老爹打人也就吓唬吓唬罢了,但朱允熥那是真打啊!

    还是下狠手的那种。

    熊孩子岂能不怕?

    这一路上,熊孩子早就在一边赶路,一边用小脑瓜子拼命想对策了。

    自己可是帮他朱允熥办事。

    就算没功劳,也该有苦劳吧。

    还是得好好在他面前表现一二。

    想来想去,熊孩子想到了终极绝招——哭!

    此际,他抱着朱允熥,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

    一边哭,一边倾诉。

    “太孙哥哥,听说你剿完沿海的倭寇,没有回朝,反而直接去了倭国,我担心得几天几夜都没有睡好觉。”

    “心里就想着,大海凶险,万一太孙哥哥有什么不测,那可如何是好?”

    “又念着太孙哥哥交待的事情,便暗暗发誓,若是太孙哥哥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不过,我死也要完成太孙哥哥交待的任务啊。”

    “将大明的商税收下来,将那些阻碍征税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全给办了。”

    “我真是拼了老命啊……呜呜呜……”

    “呜呜呜……”

    “后来,听说太孙哥哥得胜凯旋归来,可把我高兴坏了。”

    “可一想到自己还没有将太孙哥哥的事情全部办好,便不敢回京,仍然在外面继续没日没夜的干活。”

    “太孙哥哥,你知道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吗……呜呜呜……”

    熊孩子学着大人的模样,开始一边哭一边数自己做了哪些事,立了哪些功。

    一桩桩一件件,全部逐一例举。

    言语之间,当然将不忘夸自己乃是天上地下最忠心,最尽职尽责,办事最得力的人。

    古往今来无双。

    说到自己吃的苦受的累,那更是哭得泪如雨下,直流成河。

    不得不说,熊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还挺强的。

    当然,也是因为年龄小的缘故。

    成年人很容易先入为主,以为成年人才会装,才会表演,才会言不由衷。

    小孩子都是真诚的,天真无邪的,不会撒谎的。

    实际上,刚好相反。

    人类表演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小孩子比成年人更会表演。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知道“哭”能获得奶水,获得关心与爱抚,就已经很会表演哭了。

    年岁渐长,到了两三岁,四五岁的时候,各种演技更是信手拈来,根本不用大人教。

    相反,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反而会渐渐失去表演的能力。

    比如说,通过表演“哭泣”获得玩具和零食,这几乎是所有小孩都具备的天赋神通。

    他们都能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哭笑随心所欲的转换,毫不费力。

    但大部分成年人,反而演不出来。

    曾经的“天赋神通”,已不复存在。

    熊孩子此时年岁尚不大,还没有丢掉小孩子哭鼻子的高强本领。

    何况他本来表演天赋就很高超。

    此际演起来,堪称出神入化。

    已然假戏真做!

    “行了,别演了。”

    朱允熥刚开始看他哭,听他诉说,还觉得有几分乐趣,渐渐便烦了。

    “税务司征税一事,你立了汗马功劳。”

    “不过,你也惹出了不少祸事。”

    “本宫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有功赏功,有过罚过。”

    “先赏你的功,再罚你的过。”

    熊孩子顿时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好在下一刻,朱允熥又话锋一转,道:“第二嘛,就是功过相抵,念在你办事勤勉……”

    “我选择功过相抵!”熊孩子不等他将话说完,便已抢先做出了选择。

    “谢谢太孙哥哥!”

    “太孙哥哥对我最好啦!”

    “我永远都对太孙哥哥忠心耿耿!”

    刚才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自己吃了多少苦头,费尽心血办了多少事的熊孩子以川剧变脸的速度,迅速换了一副面孔。

    眼角边的泪水还没干,但脸上却早已是笑容满面,笑开了花!

    赏不赏什么的,他根本就无所谓。

    反正出去玩了这么久,不要太开心。

    回来只要不受惩罚,不挨板子,那便万事大吉。

    此际听到朱允熥的话,心中一颗石头落地,顿时喜不自禁,忍不住就欢呼雀跃起来。

    朱允熥嘴角边掠起一抹笑意。

    熊孩子还是好哄啊。

    几句话便让他连赏赐都不要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朱高煦身为燕王之子,从小到大,啥都不缺,应有尽有,自然对封赏不感冒。

    别的官员努力办事,克己奉公,是为了升官上进,为了建功立业,熊孩子嘛,当然是为了好玩,开心,为了逃避上学堂读书之苦!

    朱允熥对此了如指掌,将熊孩子拿捏得死死的。

    “太孙哥哥召我回来,是有什么事吗?”

    见到不用受惩罚,心情大好的熊孩子立即迫不及待的问道。

    他在路上想了许多,好端端的,太孙哥哥为什么急召自己回京呢?

    也因此才越想越害怕。

    “听说你四处剿匪,我担心你出事。”

    朱允熥微微笑了笑,做出关心的样子,盯着朱高煦上下打量。

    “不错,许久不见,你长高了不少,还晒黑了,看来在外面是真吃苦受累了。”

    天天在顶着太阳四处浪,原来白白净净的熊孩子,如今都快要黑成煤球。

    “召你回来,是因为我帮你找了一个老师,打算让他好好教你读书……”

    “什么?”熊孩子如遭雷击。

    刚才不是说好了,不惩罚我吗?

    怎么变成要找老师来教我读书了!

    这不是惩罚,什么是惩罚?

    这就是最严厉最可怕的惩罚了。

    太孙哥哥,你言而无信啊!

    熊孩子哭丧着脸道:“太孙哥哥,我不要读书啊,要不你还是打我板子吧?”

    朱允熥笑了起来:“你又没做错事,我为什么要打你板子。”

    “太孙哥哥,我错了,我不该带着税务司的人去剿匪……”熊孩子连忙解释。

    他心里始终坚信朱允熥是故意的。

    世界上难道还有比读书更恐怖更可怕的事吗?

    “我不是为了惩罚你。”朱允熥笑着摇了摇头。

    “越往后,税务司的征税工作就会越来越复杂。”

    “你既然主管税务司,就必须要有学识。”

    “我问你,一批货物怎么征税,如何正确估价,你会吗?”

    “你能看一眼,便迅速计算出税值吗?”

    “这些你都不会,你怎么做好税务司的工作呢?”

    朱高煦愣住了。

    他只懂打打杀杀,税务司征税的计算,收税等工作,素来都是让手下人去做。

    此际听到朱允熥的质疑,熊孩子顿时不吭声了。

    一方面,他觉得税务司还是挺好玩的,他想继续做下去。

    但另一方面,又实在不想读书。

    朱允熥看熊孩子的神色,便知道时机成熟了,当下趁热打铁道:“税务司是负责收税的,剿匪并非本职工作。”

    “我打算改组刑部,在刑部成立专门负责剿匪的缉盗司。”

    听到这里,熊孩子已然两眼放光。

    “太孙哥哥,我要去刑部,我要去刑部!”

    就等你这句话呢。

    以前让熊孩子主管税务司,主要是利用他的身份,去啃硬骨头,干背黑锅得罪人的活。

    如今,从前那些障碍,全部都扫除了。

    税务司走上了正轨。

    后续征税工作的重点是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征税可是技术活,熊孩子显然不适合继续担任税务司的主管。

    刑部肃清全国范围内的土匪盗贼,要打硬仗,这种事,就很适合他。

    朱允熥装出犹豫不决的样子,道:“刑部可是要将全国所有的盗贼都清剿干净,连各个城市的地痞流氓以及白莲教余孽,也一个都不许放过。”

    “身上担着天大的干系,你能胜任吗?”

    朱高煦当即叫嚷道:“我肯定可以的,太孙哥哥相信我。”

    朱允熥又道:“可是刑部干活又脏又累,还要四处剿匪缉盗,又危险……你之前在税务司为了对付盗贼,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罪,如今又让你去刑部,恐怕不太好吧……唉……我怎么舍得我堂弟受这般苦楚呢。”

    “算了,你还是别想去啥刑部了,去读书吧。”

    “好好读书,便不用吃苦受累。”

    此言一出来,熊孩子彻底急眼了。

    “不苦也不累啊,我可喜欢了。太孙哥哥,求求了,就让我去吧。”

    朱允熥瞥了他一眼,道:“可你刚才还说又苦又累,遭了许多罪。”

    “我……我……我刚才……刚才说的都是假的,剿匪可好玩了,一点都不苦也不累。”熊孩子再也顾不上了,吐露实情。

    “真的吗?”朱允熥一脸不信的样子。

    “真的。”熊孩子拍着胸膛保证。

    朱允熥作沉思状。

    熊孩子焦急无比。

    “太孙哥哥,只要能让我去刑部,我做什么都愿意。”

    他不停哀求。

    朱允熥不理他,仍在思考着。

    过了半晌,终于像承受不住‘哀求’般妥协,道:“好吧,谁让你是我堂弟呢。”

    “做哥哥的,总是要照顾一下你。”

    “这样吧,你若愿意立一份军令状。保证不中途退出,不半途而废,保证三年之内将全国的盗贼都清剿得干干净净,否则,便接受重罚。我便让你去刑部。”

    朱允熥笑盈盈望向他:“怎么样,你愿意写吗?”

    “我写!”朱高煦兴奋地跳了起来,忙道:“愿意!愿意!我愿意!”

    说毕,当即令人拿来纸墨,立下了军令状。

    朱允熥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东西的主要作用,倒不是为了真要给熊孩子定罪。

    而是有了这个东西,熊孩子才会“卖命打工”。

    朱高煦年岁还不大。

    可正是这一点,朱允熥反而觉得用他的性价比很高。

    一是让朝堂官员适应年龄小的皇室宗亲出来办事。

    有了熊孩子做铺垫,朝堂官员就不会因朱允熥的年龄而产生轻视。

    一个群体中,如果只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剩下的都是成年人,甚至都是中老年人,那大家便都会下意识忽视这个孩子,也更难以接受由孩子来领导他们。

    反之,如果群体里面,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并且都在群体中处于较高的地位,那大家便会将注意力集中年龄最小,最爱胡闹的那个孩子身上。

    对于另一个相对靠谱的孩子,则产生认同感,觉得年龄大一点孩子,长大了,成年了!

    朱高煦的作用,便是如此。

    他越胡闹,越让朝堂大臣看不顺眼,那大臣们就会觉得,年龄仅比朱高煦大一点点的太孙殿下,还是蛮不错的。

    这就是人类的心理。

    只养育一个孩子的父母,孩子哪怕成年了,还会觉得孩子年龄尚劝。

    反之,一旦生了二胎,马上就会认为老大年龄大,懂事了,重心应该放在照顾小的上面。

    朱高煦当官,可以帮朱允熥吸引大量的精目光,让天下官员在“对比”中更加认同朱允熥。

    除此之外则是,朱高煦虽然是熊孩子,但人其实又非常聪明,事情还是都能办好的。

    而且特别敢得罪人!

    满朝文武,都被熊孩子得罪光了。

    接下来,刑部要打“硬仗”了,正需要一个这样敢打敢拼的“主”。

    史书的记载上,武将总是又蠢又笨。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可实际上,战争是人类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无数智慧的结晶,可不是光靠勇气的。

    能指挥千军万马作战并获胜的武将,又怎么可能真的蠢笨呢?

    不过是因为史书是由文人写的,他们便会将文人都写得特别聪明,将武将写得特别蠢笨。

    完全脱离了实际!

    历史上的朱高煦,带兵打仗很猛很厉害,深得朱棣的欢心,自然也是极其聪明之人。

    当然,朱允熥还是会令人将熊孩子看住。

    而且,朱高煦主持刑部,便不会再允许他随意离京。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办事,也能防止熊孩子真闯出什么大祸来。

    必要的时候,还可能让他帮自己“背锅”。

    收好军令状,朱允熥笑问道:“听说,你手底下有一个叫纪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