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天子与太子的关系,什么时候才恢复如初啊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请你吃大面字数:3385更新时间:25/03/01 16:50:47
    秦朝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车同轨。

    一系列的统一,对未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与意义。

    天工院造出‘时刻’,对时间的概念,有精准清晰的认识,其意义绝对是不亚于秦朝各种一统的。

    一群人围着‘时刻’,看着上面的指针在转动。

    ‘时刻’是按照十二个时辰排列的,在一个时辰之间,还有半个时辰的刻记,这是一个小时。

    “精确到什么程度了?”

    李厥这小子上手,好奇的摸来摸去,李承乾也没管他,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任由他去。

    “分!”

    李淳风有点惭愧的说道。

    “没关系,能造出‘时刻’,精准时间,已经很是难得了。”李承乾笑道。

    秒,毫秒,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摸索出来的。

    不过,李淳风倒是解释,与太史局合作,正在进一步的研究更小的时间符号。

    “这就好啊。”

    “时间的意义,孤就不多说了。”

    李承乾道:“你们再接再厉。”

    “这一功,孤会呈请陛下恩赏了。”

    李淳风道:“殿下,我们天工院已经知足了,安敢再受恩赏。”

    “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

    李承乾摆手道:“有功必赏,有错必罚。”

    “赏罚分明,天工院在更有冲劲与开拓的精神。”

    这个问题不用深究,天工院造出这玩意儿,李承乾很高兴,但更高兴的应该是李世民。

    自己功绩薄上,再添浓墨重彩的划时代一笔。

    能跟始皇帝的统一文字度量衡比肩了。

    “怎么样?”

    李承乾笑着问道:“二郎,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阿耶,有这东西,我以后就不用烦恼,抬头望天看时辰了。”李厥兴致勃勃的说道:“李道长,你真厉害啊。”

    “时间都被你们掌握了。”

    “你们是这个!”

    李厥对李淳风等人翘起大拇指。

    李淳风大为受宠若惊,连连俯身行礼。

    嫡皇孙如此称赞,份量可不低。

    “哈哈,好东西。”

    李佑大笑:“李淳风,给本王定制一个,越小越好的那种,随时能携带。”

    “现在这么大,本王带着麻烦。”

    李恪与李治也绷不住,时间这玩意儿,你完全凭借眼睛观察判断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基操嘛,已经习惯了。

    毕竟也没有可替代的。

    这会儿有不用自己判断的‘时刻’,肯定大喜过望不是。

    “这与指南车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狄仁杰不无惊叹的说道。

    “新邵侯。”李承乾点了点‘时刻’,道:“如何命名,孤就不说了,让陛下来定夺吧。”

    “不过,齐王的话你也听到了,想想办法怎么缩小。”

    李厥接话道:“最好能待在身边的。”

    “阿耶,你说,有没有可能,能把时间给戴在手上了。”

    他做出掏东西看的动作,道:“想知道什么时候,拿出来一看就明白了。”

    “多简单轻松。”

    李佑连连点头,“二郎说的在理,李淳风,你就照二郎说的做。”

    “这样,本王也不吝啬,个人赞助你一百万贯。”

    他大手一挥,道道:“不要客气,本王不差钱,差的是时间。”

    “什么几时几刻的,本王以后叫人来就跟他精确到几刻几分,慢了一分,就是迟到,瞧不起本王……。”

    李承乾失笑,别看李佑大大咧咧的,但这爽快的掏钱,是真心不错。

    天工院烧钱,对钱是来者不拒。

    “臣就谢过齐王大义,回头天工院必定先赠齐王殿下一座‘时刻’。”

    “说这些,好像本王贪图一样。”

    李佑笑嘻嘻道:“什么时候送来啊?”

    闻言,众人忍俊不禁,李恪道:“既然五郎都这么大方,我也不吝啬不是。”

    “两百万贯吧。”

    李治急了,“不是,你们一个一百万,一个两百万。”

    “我哪里有这么多啊。”

    “哥哥知道我家底的。”

    李承乾一乐,李治还真没多少钱。

    存在银行的钱,也没超过一百万贯。

    其他东西倒是多,可不是现钱啊。

    “阿耶。”李厥也想感受散钱的快乐。

    李承乾道:“这样吧,稚奴与二郎的钱,孤出了,一共拿五百万出来吧。”

    李淳风连忙拜倒:“臣谢过太子殿下,诸位殿下……。”

    一众人有说有笑的离开,还在对时刻讨论。

    李承乾道:“那件事进行的如何了?”

    “已经全部试行完毕。”

    李淳风道:“臣不知什么时候该向陛下提请。”

    “择日不如撞日。”

    李承乾道:“这样,大年十五,请陛下与朝廷诸卿,王公大臣同坐。”

    “是,臣下去后就上奏。”

    “嗯!”

    离开天工院后,李恪他们都很好奇,天工院还有什么好东西。

    李承乾笑道:“大年十五你们就知道了。”

    “不着急。”

    “得,哥哥就喜欢藏着掖着的。”

    “五郎,你不讨打啊。”李承乾轻飘飘的说道。

    李佑下意识缩了缩脑袋。

    ……

    除夕夜,照常是在太极宫进行的。

    这一年在宫内除夕团聚的人格外多。

    李世民的兄弟姐妹全在,还有子女,儿媳,驸马,孙儿辈等。

    可以说这次倒是让他享受了一番天伦之乐。

    贞观二十三年到来,初五的时候,长安城已经开始为圣天子圣辰,张灯结彩的庆贺,好不热闹。

    “太子,天工院奏请,说是要为朕献上一份普天同庆的贺礼,要让群臣王公皆是参与。”

    李世民一袭便服,坐在盛唐酒楼的顶层,看着长安繁华鼎盛的景象,开口问道:“你应允的?”

    “陛下。”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一定要去的。”

    “哦?”

    李世民好奇道:“什么东西,让太子如此笃定。”

    “看过便知了。”

    “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那我倒是得去瞧瞧。”

    两人说话有点生硬。

    这听得在场的李治他们,有点搓牙花。

    就连长乐也是暗自叹息一声。

    时至今日,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

    父皇与太子哥哥之间关系,还是这么时远时近的。

    她知道,父皇早就放下当年的成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极力的改正。

    也是想着与李承乾回到父子关系。

    但太子哥哥一直都不愿意低头,说个软化,父皇作为父亲更是天子,不可能率先对太子低头求和的。

    就这么一直僵持着。

    其他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明明一片向好,天子与太子也没有冲突,可却没有一点办法缓和,让双方的关系亲密无间起来。

    劝有不能劝,说也不能说。

    谁都没办法掺和进去,也断然不敢。

    就连长乐与李治都不敢开这个口,更别说其他人了。

    目前还算稳定,若是一旦开头,喜大普奔,天下同庆的好,万一适得其反,让两宫关系恶化。

    那个罪名,死都是最轻松的。

    正月十五,大年。

    李承乾起了个大早,在吃了早饭,就坐着等太极宫的消息。

    狄仁杰也在奔走,禀报大臣们的情况。

    大臣们可起的比他还要早。

    这会儿在承天门外等候了。

    “殿下,陛下起身出宫了。”

    “嗯。”

    李承乾站了起来,拧了拧三郎的脸蛋,带着两个大‘孝子’,离开东宫,去承天门回合。

    刚到承天门不久,李世民就出来了。

    “陛下有旨。”

    “摆驾天工院!”

    ……

    天工院。

    不说是鸡飞狗跳,但也是人头攒动。

    李淳风已经两天两夜没睡,就在安排着天工院的事宜。

    圣天子,皇太子,满朝文武公卿,亲王公主都来了。

    他不敢大意,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陛下起驾,朝着天工院来了。”

    袁天罡气喘吁吁的说道。

    李淳风急忙问道:“卢国公,鄂国公那边安排的如何了?”

    “两位国公派人传信,已经全部安排妥当,没有任何差池。”

    闻言,李淳风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

    “命令天工院所有人等,在院门外集合,迎圣驾。”

    “好!”

    圣天子銮驾如期而至。

    李世民并没有骑马,毕竟这次跟随他的朝臣太多了。

    见到天工院门口站满了人迎接,他很是满意的下车。

    “新邵侯。”

    李世民朗声说道:“之前,你给朕展示了新东西。”

    “这次,你如此大张旗鼓,要朕把文武百官,亲王公主都叫上。”

    “朕满不满意没什么,要是百官们不满意。”

    “你可要小心咯。”

    李承乾含着淡淡的笑意看着,李淳风道:“陛下,臣用性命担保,绝对让陛下,太子殿下,文武公卿满意。”

    “李淳风,你这老道士牛皮不要吹大了啊。”

    李孝恭喊道:“我要的东西,你还没给,烧了我兵部不少钱。”

    “想一死了之?没那么简单。”

    武官们都在哄笑。

    文官们低声讨论。

    崔敦礼与杨师道站在一起。

    崔敦礼道:“这天工院好大的面子啊,会拿出什么东西?”

    “谁知道呢。”杨师道摇头:“等会儿就知晓了。”

    一大群人,朝着天工院深处走去,李世民时不时的对周围指指点点,问东问西的。

    李承乾没答话,都是李淳风在回答。

    很快。

    他们来到目的地。

    所有人都对眼前的景象,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