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礼尚往来才对,现在轮到孤的回合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请你吃大面字数:3553更新时间:25/03/01 16:50:47
    朝议结束。

    人人面色沉重的走出太极殿,根本看不到一个人有笑脸的。

    圣天子说谁反对,就去找他?

    谁敢去啊。

    谁去那就成出头鸟,满朝瞩目,才真正的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以为逼迫天子处死党仁弘,算是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让天子感受到世家大族的压力。

    却没想到,陛下利用党仁弘一案,早就布下大局,就等着他们自行往里面跳。

    反手三代审查,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得他们找不到北。

    承天门外。

    一直在等消息的读书人,正在侃侃而谈。

    “党仁弘今日伏诛。”

    “此皆是圣天子英明,我等民意呼声所致。”

    “党仁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应该下判决了吧。”

    就在众人期待之时。

    百官从承天门走出,他们翘首以盼,希望从百官口中得知想要的内容。

    只不过。

    当从百官得知内容后,怎么与他们想象的有些出入呢。

    “党仁弘是要伏法了。”

    “但三代审查是什么鬼?”

    一时间,承天门外汇聚的读书人,露出不解之色。

    他们到底还是年轻人,没有第一时间能看破背后的含义。

    ……

    “殿下。”

    “承天门外的学子们散去了。”

    “有的载兴而归,有的匆忙逃离,还有迷茫彷徨的。”

    李承乾双手大开,任由宫女取下他穿戴的太子冠冕。

    狄仁杰站在一边,讲述着朝议后的反应。

    “有的人以为赢了。”

    “有的人看懂怕了。”

    “有的人感觉不对,还看不明白。”

    李承乾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英俊容颜,淡淡的说道:“千奇百怪,人生各态。”

    “怀英,你怕吗?”

    狄仁杰低头道:“学生无惧。”

    “该怕的,是那些心术不正,心头有鬼,自知立身不正,手脚不干净之人。”

    他之前并不知道,陛下与太子在此事上,找补回来的,仅仅是两句话而已。

    但正是这两句话,让这场争斗,导致世家大族作茧自缚。

    “说的也不错。”

    李承乾换好便服,朝外走去,坐下后,自有内侍送上茶水。

    上好的茶水,仅是太子用来漱口而已。

    他擦了擦嘴角,道:“世家大族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这么多年,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

    “仗着自己的权势地位,犯下多少恶行。”

    “用抄家灭族来对待都不为过。”

    “只是,动不动的抄家灭族,引起来的反弹会很剧烈。”

    抄家是很常见的一种惩治刑法。

    灭族,是一种极其残酷的重刑。

    听起来是司空见惯,好像犯罪之后,就要抄家灭族的。

    实际上,抄家很多,灭族的情况,却少之又少。

    谁家动不动的,就要灭人全族啊。

    真当古人都是傻子嘛。

    犯了点事情,就要搞灭族的,那以后大家伙还活不活了?

    真正要被灭族的罪行,是谋逆,大不敬等十恶不赦的罪名。

    党仁弘案,三司一律判决党仁弘处死,家族人员贬为庶民流放。

    世家大族对此没有任何的异议,就可以看出来。

    他们只是想要党仁弘伏诛而已,从没有想过,要对党氏赶尽杀绝,鸡犬不留。

    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

    他们自家都不干净,对他家动不动的就要灭族。

    一人犯事,家族株连。

    轮到自己的时候怎么办?

    凡事留一线,也是为了以后的自家。

    如果灭族之举常见,还谈什么世家大族?

    早就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了。

    当官可以为家族搏一搏,输了无非是愿赌服输罢了。

    但绝对不累及家族,这是几乎心照不宣的共识。

    哪怕这次李世民下旨,要族灭党氏。

    百官肯定会如同今日,反对三代审查一样,激烈反对族灭的惩罚。

    规则摆在这里,谁要是破坏这条规则,往后轮到他的时候,可就没有为其说话了。

    下场肯定如党氏一样族灭。

    因此,李承乾要想收拾世家大族,想要斩断他们的根基。

    大搞族灭是行不通的。

    势必会被推到全天下的对立面。

    那样也会浪费极多的人口,制造出极大的恐慌来,对大唐的发展与稳定也会构成危害。

    所以,只能是按照政治斗争的方略来,拉拢一批,中立一批,分化一批。

    三代审查。

    这个手段就相对的比较温和,直至要害,却没有赶尽杀绝,相比族灭来说,要被人更容易接受得多。

    毕竟人还在。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人全死了,可什么都没了,但只要人还有,那么,就算只有那么点看不到的希望,它也特么叫希望不是。

    党仁弘案,就是他跟李世民利用此事布下的局。

    让党仁弘的死,顺理成章的将三代审查的方式,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

    如果没有之前的铺垫,无法凝聚成大势。

    李世民都不敢轻易推出三代审查来。

    既然大家要我严惩党仁弘。

    那成。

    我圣天子就如天下人所愿,从善如流,就对党仁弘狠狠的惩罚。

    这下大家都满意了吧?

    你们要还说我徇私枉法,这可就不是我的不对,是你们在逼宫了。

    不能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还要我这个圣天子干什么?

    所以,李世民才用那种话,那杀人诛心,堵住了所有人之口。

    如此。

    三代审查从党仁弘始。

    是第一个,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次数多了,那就成为惯例,所被人接受的。

    这才是李承乾与李世民想要达到的效果。

    知道是局,但苦果你却不得不吞,还怪不得到布局人的头上。

    狄仁杰经过太子这么一点拨,脑海中也大致想清楚,太子的手段。

    “只是殿下,学生有一事不明白。”

    他道:“他们闹出党仁弘一案,结果吃力不讨好,反而是让自身陷入危险。”

    “他们或许不会善罢甘休,就怕再来一次党仁弘案。”

    “这样只怕是……。”

    狄仁杰考虑的不是没有道理。

    党仁弘案算是各有损伤,但要搞三代审查,世家大族极有可能,再上演一出。

    到时候,陛下到底怎么应对?

    是加上三代审查呢,还是不加上三代审查呢。

    如果不加,那世家大族的试探,算是大获全胜。

    如果加了。

    必定会让更多的人产生危机。

    “只怕是什么?”

    李承乾冷哼一声,他当然是知道狄仁杰的担心,他淡淡的说道:“都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尚往来,才是礼数。”

    “他们来了一次,不可能连续来两次。”

    “孤煮了一锅饭,他们想一饭两吃?”

    “那他们就太没有礼貌了。”

    “现在……。”

    “该是孤的回合!”

    狄仁杰浑身一震。

    他知道太子要反击了,不会再给世家大族,再次反扑的机会。

    太子一出手。

    那……。

    他不寒而栗,身姿更低了。

    ……

    “不过是一个党仁弘而已,何至于闹成这样。”

    崔仁师懊恼的说道,可以说是后悔不迭。

    三代审查,直接把他给打回原形,什么高兴开心,全部都荡然一空。

    如今只剩下哀怨与担心。

    “是啊。”

    卢承庆想为自己开拓,他在遭受迎头痛击后,总算是从沉寂在世家大族的影响与能量中,回过神来。

    天真的以为能逼迫圣天子。

    结果是圣天子两句话,就把他们的心思,付之东流。

    “真就是党仁弘就好了。”

    崔敦礼道:“我之前就提醒过你们,事情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如今看到了吧?”

    “就等着你们跳进来。”

    杨师道也看这群人很不顺眼,简直是利令智昏,完全在臆想自己的能量,能跟天子较量。

    “事到如今,这是作茧自缚,三司判决已定,马上就要布告天下。”

    “后悔也晚了。”

    卢承庆道:“崔兄,你们不用如此落井下石,嘲笑我们吧?”

    “大家是一荣俱荣,共为一体的。”

    “可都是为了天下世家大族的利益,做出的反抗。”

    “虽说,这次不尽人意,但也让陛下看到世家大族的不满。”

    见他还在强词夺理,为自己愚蠢狡辩。

    崔敦礼真恨自己,当初是怎么跟他走到一起商讨大事的。

    还好那时候,与卢承庆没有犯下大事。

    否则,后果真的难以想象。

    怪不得说,太子不想任用卢承庆。

    原来是早就看透卢承庆的本质。

    心浮气躁,自比天高,难堪大用。

    他很庆幸,自己看清楚的还不算太晚。

    只是,他们不能撕破脸皮。

    意见不同可以。

    但卢承庆说的没错,利益是相同的。

    “卢兄,我并非是落井下石,嘲笑你们,只是希望你们能够醒悟过来。”

    崔敦礼忍着厌恶,说道:“你们不是在跟陛下一人斗,还有太子。”

    “太子的手段,你们谁不知道?”

    “卢兄,你应该更有感受的。”

    卢承庆阴翳着脸庞,道:“这一次,算是我们大意了。”

    “下一次,我们绝对不会……。”

    崔敦礼打断,冷笑道:“你还想有下次?”

    “我奉劝你,马上回家写信,警告提醒家族中人,自查一番。”

    卢承庆错愕,道:“为何?”

    “你们逼迫了陛下,不会天真的以为,陛下不会事后清算吧?”

    闻言,在场众人,当即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