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奉国大学(上)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橡皮泥字数:1946更新时间:25/05/04 17:50:50
“好字!好字啊!”
霍韬最喜欢书法,见到这八个字立刻走不到道了,当即走到巨石前,细细品味着这八个大字,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霍老说得对,这八个字,可不仅仅是书法精妙,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深意。”庆帝感慨道,“此言当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厚德载物,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陛下圣明!”一旁的官员们纷纷附和道。
李彻笑而不语,这八个字在后世那可是华国最强大学的校训!
“此字放在门口,可是有深意?”庆帝问向一旁的李彻。
李彻躬身回道:“回父皇,此八个字乃是校训,凡入学之学子,每日行走间看到这八个字,加深印象,铭记于心。”
“不错。”庆帝点了点头。
霍韬忽然开口问道:“殿下,这八个字是何人所写?”
李彻笑着回道:“乃是原高丽国相文载尹,如今他在我帐下为官,我让他留下墨宝拓印,又让能工巧匠镌刻石上。”
文载尹确实是儒家君子,不仅品德可靠,还写得一手好书法。
霍韬捋着胡子,微微颔首:“却是一位高雅之士,小国也有高人啊。”
庆帝收回目光,笑着看向大门:“看到这几个字,朕倒是越加好奇了。”
说罢,迈步朝大学内走去,想要一探究竟。
这所由李彻费尽心血建立的大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一众人踏在青石砖铺就的台阶上,发出沉稳的声响。
庆帝跨过朱漆门槛的刹那,瞳孔骤然收缩。
眼前豁然展开的并非雕梁画栋的楼阁,而是一条足可并行四辆马车的灰白色大道,路面平整如镜,竟无半分砖缝痕迹。
两侧垂柳如烟,松柏森然,树影婆娑间隐约可见远处宽广的广场,晨光在青石地砖上流淌成河。
"这也是水泥所筑?”庆帝的鹿皮靴碾了碾坚硬的路面,“似乎比外面的大路更加平整?”
李彻回道:"正是,此处的水泥皆是上品,又没有战马践踏,自是更加平整。"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阵阵钟鸣。
众人循声望去,但见广场尽头矗立着三丈高的楼宇,灰白色墙体在日光下泛着金属般冷冽的光泽。
“那个是?”庆帝又问道。
李彻看了一眼,笑着回道:“父皇,那就是奉国大学的主教学楼了。”
“这么高?”庆帝不由得惊叹。
古人也不是没建过高楼,但古代的高楼基本都是木质结构,以塔的形式建成。
而奉国大学的教学楼不同,用水泥和砖石浇灌,而且还打了地基,长约七十米,宽约五十米,足有半个足球场大。
如此庞然大物出现在众人面前,也怪不得他们惊叹了。
众人走上前,庆帝看着楼体的结构有些眼熟,又问道:“此楼也是水泥筑造?”
李彻回道:“确实用了水泥,但也用了其他材料。”
庆帝皱眉:“可结实否?不会有塌陷的危险吧?”
“父皇放心,绝无可能。”李彻摇头。
对于教学楼的质量,李彻还是有信心的,毕竟在这里上课的学子未来都是奉国的栋梁之才,安全问题绝对不能马虎。
在此之前,李彻让工部造了一个水泥浇筑的小楼,并且拿火炮轰了几轮,确定其足够坚固,才开1始修建主楼。
庆帝抬头看去,却见楼前悬着黑底金漆的匾额,‘立心楼’三个大字力透匾背。
他思忖了片刻,也没想出‘立心’二字的典故,索性不再想,抬腿步入楼中。
甫入楼中,声浪便如潮水般涌来。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庆帝驻足在绘着李彻画像的主厅,耳畔交织着孩童的诵读声。
却见画中李彻剑眉星目,手持一把利剑眺望远方,颇有几分帝王之威严。
李彻尴尬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画像:“咳咳,这是父皇您给我派来的画师画的,臣子们非要挂上去。”
庆帝却是没在意这个,整个大学都是李彻建的,挂个画像又不是什么僭越之事。
“他们背诵的是什么?”
“啊?”李彻听了听,笑道,“是乘法口诀表,今日上课的应该是数学课,也就是算术。”
庆帝听闻是自己一向不重视的算学,不由得皱了皱眉毛:“不是教授科学吗?”
“父皇,算学便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李彻正色道,“算学一道不仅实用,且极其深奥,若是研究到最深,能算尽宇宙的无穷。”
庆帝没说话,身后一众大庆文官却是炸开了锅。
古代有宇宙的概念,《三五历纪》中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在古人眼中,他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便是宇宙。
其实对李彻而言,这也是他作为穿越者最大的红利,现代人的格局显然远远大于古人。
古人能见到天空,但却被约束在大地上,格局仅限于国门之内。
现代人则不同,经历了网络和科技的洗礼,除了少部分迷信地平论的憨憨,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宇宙之大和人类之渺小。
现代人的最大格局,是整个可观测宇宙。
即便如此,李彻说算学能算尽整个世界这话,也足以引起一众文臣不满了。
便是圣人,也不敢开口妄言能算尽整个世界吧?
“奉王此言是否太过荒谬了?”一位文臣忍不住道、
“圣人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世间万物皆是天地所造,凡人怎敢妄议天道,遑论用算学这等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