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1章 出公告招老师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卜城字数:2264更新时间:25/04/04 01:59:57
    “很多城市里的工厂已经给老员工分房了,分房的批数虽然有讲究,每次分房人数不同,但并不代表不会分。”

    “大部分人都能分到一套福利房,有了这套福利房一家人就有了住的地方。”

    孙薇薇盘算。

    “那这么一说,远哥你也在公社有工作,你还是护林队的大队长,那你分的房肯定比我还要大吧?”

    “大不大的无所谓,只要咱们家依依能拥有城市户口,咋样也行!”

    孙薇薇不太理解陈远口中的城市户口,有啥特别之处。

    但是她在公社工作的这段时间,也听李桂珍说起过,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在外的区别。

    户口关系着一个人的未来,就业求学这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儿,往后结婚生子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直到夏季的晚风,吹到六月底。

    陈远才公布了村内学校老师的招生计划。

    这个消息让知青点的知青们都沸腾了。

    其实他们早先就打听过祠堂旁边那个盖的像学校一样的房子,一直空置着。

    村民们都说那是陈远盖的学校,将来要收学生。

    知青点的知青们便四处找寻信息,希望借此机会能够脱离下乡种地的命运,去学校当个老师也不错。

    起码不用吃苦受累,每天和村里这些皮娃娃们斗智斗勇,也比在地里面晒脱一层皮强。

    最先来找陈远打探消息的是白牡丹和冯晓娜。

    李红霞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次没有来。

    陈远这一次反倒是敞开了大门,并没有把知青们拒之门外。

    孙薇薇还特意热了茶水,准备了一盘后山上特有的果子。

    招待到访的知青和来打探消息的人家。

    孙薇薇的热情和陈远的态度,让冯晓娜和白牡丹都有点发懵了。

    “这几天在地里面很受罪吧?”

    孙薇薇笑眯眯的。

    她自小在农村长大,从会走之后就帮着家里人在田地间捡掉落的麦穗和稻谷。

    她知道这种罪,受过这样的苦,看着冯晓娜和马留人两个白生生的丫头,来了几个月就晒成小麦色。

    “薇薇姐,我们也不瞒你,我们来就是想问问学校招老师的事儿,这个是不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呀!公告都贴出来了,你俩没看到啊?”

    陈远一大早就贴了公告,还让个生产小组在生产组内大肆宣传。

    一定要宣传是到位。

    保证每家每户都知晓,让每个村民都知道。

    “看到了,就是不确定咱们村还真有小学?”

    “就在粮库旁边盖的那片房子,都是学校,本来计划小学初中都办,但是村长也考虑一时之间招不了那么多学生和老师,就先办小学,这次老师得招四五个。”

    孙薇薇对白牡丹和冯晓娜知无不言。

    陈远昨晚还和她说,冯晓娜的文化水平最高,而且还是四九城的姑娘,是大城市来的。

    那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见识也比普通人多得多。

    如果冯晓娜来当老师,不但能传授知识,还能给学生们提供美好的构想。

    所以孙薇薇一看到冯晓娜,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学校的情况都告诉冯晓娜。

    冯晓娜也对孙薇薇的热情有些意外。

    “薇薇姐,我们看招老师是要考试,还要面试?这谁来判定的?”

    冯晓娜很好奇,村里面文化水平比他们高的人应该不多吧。

    谁给他们出卷子?

    谁给他们判试卷?

    谁来面试他们?

    这都是个问题。

    “村长说了,村里面就属你们这些知青文化水平最高,村民们肯定没有条件和水平给你们判试卷,所以他的意思是说去镇上找个学校的校长过来。”

    “这事儿公社的赵书记也答应了,等到考试的时候,镇上出试卷,他们进行考试面试。”

    陈远想得很周到。

    要是请有文化的人来判定试卷,就没有人有异议了。

    白牡丹和冯晓娜点了点头,这也好,保证了公平性。

    不过两个人还有疑惑,试卷会不会提前泄露?

    不过这点疑惑是不能和孙薇薇说的。

    “你们两个女娃娃读过书,又认字,文化水平高,要是能来村里学校当老师,肯定再好不过!”

    “我还是很期待的,你们两个回去好好准备吧,来的时候都带着课本呢吧?”

    孙薇薇对冯晓娜和白牡丹抱有很高的评价,觉得他们两个一定能行。

    毕竟是陈远相中的老师,如果冯晓娜成功通过竞选,那正和陈远心意,两全其美。

    冯晓娜和白牡丹走后,陈远家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

    当然不只是知青点的知青,有些村民也来了。

    家里面有年纪轻的女娃娃和男娃娃,都来陈远他们家走了一遭。

    陈远家的大门敞开着,进进出出往来的人带了啥东西,原样又带回去了。

    孙薇薇和陈远表示不收任何人的礼,这是为了村里娃娃着想,不会给任何人走后门。

    陈远定下考试日期,就把陈家村举办学校竞聘老师一事,汇报给了赵青健,邀请赵青健当日来参加。

    赵青健点头。

    他还是挺乐意去陈家村参与活动。

    “行,当天我会和镇上高教委的几名老师和校长一块儿去,上次你说想从镇上先派两名老师帮助年轻老师进入角色,教委的同志也批了。”

    陈远喜笑颜开。

    “这可太好了!赵书记多亏您了,要不是有您帮忙,我估计这事儿很难办成。”

    “你少在这给我带高帽,我也是听你的,为了陈家村和陈家村附近几个村的娃娃们好,这次你准备收多少学生?”

    陈远琢磨了一下。

    “一个班能收十几个娃娃,若是招聘五个老师,就能收将近一百个。”

    其实在后世一个班里四五十个学生很正常。

    但是这些知青是第一次当老师,而且村里的娃娃们没有上过学,没有规矩,不知道集体意识,不能聚众,不然老师也不好管。

    “十几个学生不多,就看你这小学怎么办了。”

    “赵书记还得您替我把关,我在这方面可是一点儿经验都没有,就是有个设想,想给村里的娃娃们一个机会,您又鼎力支持我,我实在荣幸得很,都不知道咋表示对您的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