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章 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崔破天字数:3530更新时间:25/03/15 11:28:57
    晨光刺破云层。

    长安一百零八坊的铜门刚发出吱呀声,朱雀大街已碾过数十辆玄底金纹的马车。

    各个坊市刚刚开门,皇城门口就聚集了一众朝中大臣,坐着马车顺着朱雀大街往南走。

    六部九卿的官员大部分都在,至少都是侍郎随行。

    惹得行路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且频频议论。

    “让让!让让!”巡街武侯挥着横刀驱散人群。

    “看这马车样式,好像朝廷里诸多大臣。”

    “是啊,却不知道众多朝臣一起出城所谓何事。”

    “乖乖,这是要迎神仙?”

    “应该是去迎接陛下的吧。”

    “你咋知道?”

    “前日陛下便是早早出城,还率着左翊卫,我看到堂侄儿就在里面。”

    “陛下也不是那等铺张虚荣的人,怎会请如此多的大臣去迎接?”

    “或许是迎接什么重要之人吧!”

    “重要之人?可是太上皇在宫里,也没听说出宫了啊!”

    “那就不知道了,天家之事,我等草民哪能知晓。”

    ……

    沿途百姓虽然好奇,却都只是多看两眼就匆匆离去。

    等到城外十里之地,各部大臣才纷纷下车。

    “兄长,今日出城只是迎接陛下吗?”礼部尚书李神符向自己兄长问道。

    “你乃礼部尚书,竟也不知?”宗正寺卿李神通反问道。

    “传令兵带到的陛下手令便是让我等在此迎接,并未说明原因。”李神符解释道。

    “既如此,陛下为何还要让我等六部九寺全部来迎接?又不是出征凯旋!”

    户部尚书裴矩颇有不满,他现在一大堆事情要做,正忙着呢。

    “噤声!”

    萧瑀拉着戴胄悄声提醒,“陛下雄才大略,岂会戏耍我等,必是有要事。”

    在场的大臣们便不再议论,带着好奇在路边等待着。

    烈日下,有人返回马车,有人寻找树荫,各自寻找着阴凉的地方。

    他们却都时不时顺着官道向南眺望。

    南边的官道上。

    炎炎夏日,整个官道上一路都没有行人或者商队。

    夏洛驾驶着电动三轮,载着李世民和李蒙在前面遥遥领先,身后的将士骑马拼命地追赶。

    三轮车上暂时用铁架子装了个遮阳棚,车厢里李蒙还在和李世民争论着。

    “还六部九卿都来迎接,大军凯旋都没有这么多人吧,你今天是要害死我了!”

    抓着车沿,感受着唐朝的高速路,李蒙还不忘刚刚听到的消息,语气带着些许抱怨。

    “贤弟多虑了,仅仅是这一辆车,朕相信就能让那些有意见的人震慑住的。”

    飞一般的感觉,让李世民有些忘乎所以,表情很是不在乎。

    “可是你也不能让他们丢下工作就在那里等吧,这么热的天,他们中暑你就高兴了?”

    想到以前在学校为了迎接一些人物,李蒙很是不高兴。

    “放心,我们没到之前,他们肯定会找阴凉地的。”

    “他们还要不要处理政事了?你是不是忘了你刚刚登基,今年才改元?”

    “就半天时间,耽误不了什么的,贤弟放心!”自信如李世民,继续说着安慰的话。

    人家皇帝都不在意,李蒙也闭嘴了,心里也非常期待见到传说中的长安城。

    如果不为照顾后面骑马的将士,电动三轮车的速度还能再快些。

    当然道路也不如后世柏油路或者水泥路平整,虽说是官道,李蒙特地让夏洛没有全速。

    习惯了高铁汽车,李蒙觉得电动三轮车赶路还是太慢。

    就这样的速度,为了照顾马匹,中途还要休息。

    在这期间,李世民的好奇一直没有断过,李蒙的抱怨也没有断过。

    一个嫌弃太热,一个好奇后世夏日如何赶路。

    一个嫌弃太慢,一个询问后世赶路速度。

    回答了李世民的几个问题后,李蒙很快就口干舌燥,闭嘴不说话,躺在车厢的行李上装睡。

    或许是今天早起,也或者是天热加上车上微微颠簸,李蒙很快就睡着了。

    燥热,无风,疾驰的三轮车后面扬起来一片尘土,远远就能望见。

    “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一众官员确认后连忙站队,准备迎接。

    “此乃何物?”

    只见灰尘飞扬的前面,一件奇怪的东西在疾驰,由南向北而来。

    “监门府(监门府卫前身),护卫!”右监门将军张士贵连忙下令,并且驱马上前。

    “吱——”

    见到有人前来拦路,夏洛连忙急刹车。

    “嘭!”

    还在睡梦中的李蒙,在急刹车后脑袋重重磕在铁架上,瞬间疼醒了。

    “淦,什么情况?”

    起身后,还没看清情形,李蒙就恼火道。

    “贤弟,我们到长安城了。”

    李世民回了一句,看清来人后就下车向前走去。

    “长安?到了吗?”

    清醒后,李蒙下车巡视周围。

    除了前面有个骑马的将军和身后一群人以外,连城墙都没看到。

    “长安城在哪呢?我没看到啊!”带着疑惑,李蒙来到李世民身边。

    “还有十里地呢!”

    李世民笑着解释,然后指着前方说道,“这些是来迎接我们的人。”

    “真是封建社会屁事多!”

    带着梦中被惊醒的起床气和不满意的回答,李蒙心浮气躁道,“城门口迎接不行啊?”

    “此乃礼制,贤弟勿怪!”

    李世民依然笑着解释,还拉起李蒙的手说道,“走,乘坐朕的御辇(ni【表情】n)入城!”

    “昂,走吧!”

    听到没有什么后续流程要直接进城,李蒙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借着伸懒腰的动作,把胳膊从李世民的手里抽了出来。

    他知道是李世民热情难挡,可是这么热的天,被人拉着很不爽。

    最重要的是他可不想自己还没进长安城,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出奇怪的传闻。

    虽然已经是唐朝,可魏晋南北朝的不良风气还有一些余韵呢。

    “陛下?”

    张士贵看清来人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唐陛下竟然坐着一个奇怪的三轮车子独自回来,还没有派哨骑通知。

    “怎么?朕不穿甲胄,不戴冠冕就不认识了?”

    李世民见到张士贵的反应很满意。

    他指着李蒙说道,“这位正是朕此次寻访的大贤,朕欲将其拜为尚书令!”

    “尚书令?”张士贵十分诧异,陛下竟然亲自去迎接一位青年,还封为尚书令。

    “一个黄毛小子,陛下竟然将其封为尚书令,您不觉得有些荒谬吗?”

    没等两人多交谈几句,后面的大臣们纷纷围了过来,看到李蒙后直接质问道。

    “确实,此人怕不是还未过而立之年吧?”

    “年纪轻轻,不知其有何本事,能被陛下如此赏识?”

    “就算是有本事的,也不能被封为尚书令啊!”

    ……

    围过来的大臣们听到李世民的介绍,纷纷质问起来。

    淦,老子早就知道会遇到这种情况,如今果不其然!

    看到这群人的反应,李蒙不由得在心里暗骂。

    也幸好李世民提前说过,他一路上就在心里琢磨,要如何应对这场面。

    这群大臣都是历经隋唐两朝的官宦,如今又是新皇登基,正是展示能力的时候。

    怎么可能由一个毛头小子踩在他们头上,而且刚来就身居高位。

    而且就算是没有李世民搞的这么一个场面,以后还是要面对他们的质疑。

    不如就趁着今天的这个场面,直接给他们来一个震撼。

    好让他们心服口服,不会在以后他办事的时候质疑添乱。

    “滴!滴!滴!”

    没有废话,李蒙直接转身走向三轮车,按了三下喇叭。

    那些人听到忽然传来的声音后,全部朝着这边看过来。

    “喂,你们不是质疑老子凭什么当尚书令吗,现在就让你们看看!”

    然后,他对着还在和李世民争执的那些大臣大声喊道,“最好睁大眼睛看清楚了!”

    他拿起无人机的遥控,还示意夏洛摆放无人机。

    只听“嗖”的一声,无人机就直接一跃而起,悬停在半空中。

    “妖术!”

    “妖物!”

    “邪术!”

    “这……”

    无人机起飞后,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都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嘴里还在惊呼。

    只有李世民面色如常,很是淡定,毕竟他可是亲自玩过的。

    没有理会那群人的反应,李蒙操控着无人机在空中做出不同的动作。

    直飞,旋转,绕飞等,能做的动作都演示了一遍。

    看见有不是虫鸟却能飞天的东西,属实让这群大臣大开眼界。

    表演完毕,李蒙又亲自骑上电动三轮,在众人面前转了几圈,前进,绕圈,倒退,最后在他们面前来了一个急刹车。

    吓得这群人都连忙后退,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内心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庆幸。

    停车后,李蒙坐在上面对着大唐的六部九卿的高官呵斥道:“无人机,电动车。不知道吧,没见过了吧?

    “知不知道《庄子·秋水》有言——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看到不知道的东西就说是妖异,跟那些看到海市蜃楼而叩拜的愚民有什么区别?

    “《鬼谷子·谋篇》记载司南,苏秦佩之纵横六国——彼乃圣器,还是妖物?

    “《晋书·舆服志》,诸葛武侯造木牛流马,诸葛连弩,武侯也会妖术,制造妖物了?

    “《论语》有云,知之为知之,你们未观全豹而评其纹,你说这是妖术这就是吗?”

    “什么都不懂就说是妖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只会狺狺狂吠!

    李蒙引经据典,从系统那里得到书名,然后文白掺杂地训斥。

    让满朝朱紫尽皆色变,不少人低下了脑袋,也有人羞愤地涨红了脸。

    “还没完呢!”

    再次提高声音,李蒙准备继续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