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里海建立安业郡,五年后的长安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落叶凋谢字数:4850更新时间:25/03/15 13:54:31
    在伊琳娜心中,天可汗是似虚似实的。

    一方面因为天可汗被神话,在罗马人的故事里,天可汗拥有神王一样的威力。

    另一方面天可汗是真实的人物,从遥不可及的长安,一路征伐到地中海。

    已经分裂过一次的罗马帝国,迎来最大的敌人。

    罗马为了能与大唐和平,她不得不从雅典出发。

    于车轮辘辘下,碾碎故土的晨露,也碾碎她最后的安宁。

    她再也无法看到雅典的春日繁花。

    她要诀别亲人,去一个她永远也回不来的地方。

    当初阿波加斯出使大唐,来回有八年时光。

    作为两国交好的纽带,她只能为了国家和民族,来到异国他乡……

    “罗马公主伊琳娜,拜见…天可汗……”

    终于到达大殿的中央,伊琳娜向李瑄一拜。

    她行的是大唐礼节,说的是汉语,虽然不是很流利。

    这是阿波加斯专门教导她的。

    阿波加斯自出使大唐以后,能说出流利的汉语。

    直到这个时候,伊琳娜才敢抬起头。

    她也看到李瑄的真正面容。

    与她们罗马迥异的装扮,神彩与气度,却只能仰望。

    和阿波加斯描述的一样,天可汗是一个英明神武,光照日月的男子。

    正值壮年的天可汗,是一个男人最有威仪的时刻,也是最有魅力的时刻。

    与中原一样,罗马帝国历代皇帝的雕像、画像,传世的都是壮年时刻,而非青少年时期。

    伊琳娜本就心怀敬畏,此刻见天可汗更难以言说。

    “你叫伊琳娜,出生于希腊地区的雅典吗?”

    李瑄听到伊琳娜的自我介绍后,突然问道。

    之前听说罗马帝国派遣公主和亲,他并不知道罗马帝国公主的姓名。

    只知道和中原的套路一样,以一个贵族封为公主。

    “回天可汗……我生长于雅典……”

    伊琳娜向李瑄回答道。

    她以为阿波加斯向天可汗说过她的来历。

    雅典是一个神奇的城市。

    它曾经是民主的象征,如灯塔一样闪耀。

    虽然这种民主有极大弊端与不公,却开了历史先河。

    但雅典在历史的角逐中,输给了更有纪律性的斯巴达。

    雅典也遭受毁灭。

    到了这个时代,罗马帝国扶持雅典,才使雅典重新焕发生机。

    “雅典是好地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人杰地灵……”

    李瑄暗道果然。

    他要重新审视伊琳娜了,若她是历史上的伊琳娜女皇,绝不是省油的灯。

    但李瑄在心中权衡以后,又觉得伊琳娜到达大唐后,对当前的大华夏帝国有益无害。

    如果不出意外,本就有慢性病的君士坦丁五世没几年活头。

    继承人是当今的罗马的共治皇帝,也就是未来的利奥四世。

    为什么李瑄会让李晟随时去对付高加索地区阿塞拜疆以北的哈扎尔汗国?

    并将哈扎尔汗国视为今后的敌人之一。

    就是因为利奥四世的母亲为哈扎尔可汗比哈尔之女。

    历史上的利奥四世迎娶伊琳娜,可能遗传有他父亲君士坦丁五世的慢性病,刚过三十岁,利奥四世就一命呜呼了。

    然后就是伊琳娜“垂帘听政”的时代。

    事实上,利奥四世是不错的君主。君士坦丁五世突然驾崩后,他的其他儿子拿利奥四世的血统说事,骂利奥四世为“哈扎尔蛮子”。

    但最终都被利奥四世镇压。

    在拿下叙利亚地区后,利奥四世还去进攻伊拉克地区,可是没有成功。

    李瑄在想,历史上伊琳娜女皇执政二十多年,她对罗马帝国的走向有绝对的影响。

    如果罗马帝国在十年后不再有伊琳娜女皇。

    会不会造成罗马帝国的乱象?

    没有伊琳娜女皇,就不可能有君士坦丁六世。

    在大浪淘沙中,会不会出现更英明的罗马皇帝。

    总而言之,罗马帝国陷入内乱是极有可能的。

    包括现在,许多地区,罗马帝国没有真正意义去控制。

    还有一点,李瑄想遥控欧洲大陆的博弈。

    因为法兰克王国在去年发生巨变。

    原本有着矮子丕平之称的国王死亡。

    查理曼和他的弟弟卡洛曼瓜分了法兰克王国,各自加冕为国王。

    但李瑄知道,查理曼用不了几年,就会重新合并法兰克王国,并更上一层楼,号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用三十年时间,先后对萨克森人发动多次战争,并征服巴伐利亚,击败斯拉夫人、阿瓦尔人,使查理曼帝国的势力北抵波罗的海,南至亚得里亚海的东欧西部地区。

    查理曼也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成为西方世界,君士坦丁五世梦寐以求的“大帝”。

    历史上更是称呼查理曼大帝为“欧洲之父”。

    他引入了欧洲文明,将文化重心从地中海希腊一带转移至欧洲莱茵河附近。

    是西方历史上最优秀的君主之一,毫无争议。

    既然李瑄将大唐的版图推至地中海,就不能让这么牛逼的人出现。

    四分五裂的欧洲,才是好的欧洲。不能让他们在文化上有融合。

    而距离大唐最近的罗马帝国,是大唐的谋划之一。

    “我对伟大的天可汗仰慕之至,对天可汗的事迹心驰神往,会全心全意侍奉天可汗。今后我不再是罗马人,而是唐人……”

    到底是伊琳娜,见到英明神武的李瑄后,她很快就凝心静气,想要以美色取悦天可汗。

    一来,这是天下权力最大的人。

    阿波加斯说,十个罗马帝国的疆土,也比不上现在的大唐。

    二来,她现在还没那么多心思,想保全罗马与自己的家乡。

    “心安之处,便是家乡。过几日我会回长安,你随我一同回去。大唐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希望你能真正地归属于大唐。”

    李瑄只是微微一笑。

    知道历史的李瑄,与神灵差不多。

    他也不可能真正纳伊琳娜为妃子。

    历史上的伊琳娜,和武则天一样残酷。

    夺取自己儿子的权力就算了。她还将自己的儿子抓起来,令士卒将儿子的双眼刺瞎,让儿子永远不可能威胁到自己。

    当然,也可能是获得权力后人心变质,所以才为所欲为。

    但李瑄不会为大唐留下丝毫祸患。

    伊琳娜和亲以后,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她只是李瑄借助罗马,发展六大都护府,积蓄实力的见证。

    罗马帝国怕天可汗继续扩张。

    李瑄也担心罗马帝国搞事情,破坏商贸与丝路。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与两河流域战斗就如家常便饭一样。

    波斯帝国时如此,大食帝国时如此。

    和平不能一直保持。

    一到长安,伊琳娜无法将任何消息,传回罗马。

    即便是远行的商人,也只是在丝绸之路上的某一段的两个节点,来回奔波,赚取利益。

    没有商人会从长安到达罗马,那样如同天方夜谭。

    “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你先回房休息几天。不久后,我们又要长途跋涉……”

    李瑄吩咐伊琳娜暂且退下。

    伊琳娜眼中充满疑惑,天可汗竟然没有让她留下侍奉。

    紧张的同时,心中又有失落。

    难道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审美不同吗?

    如果是这样,她该如何完成使命,又如何面临异国他乡。

    伊琳娜不敢违背天可汗的旨意,心事重重地随侍女退出这座昔日大食帝国的宫殿。

    十天后,李瑄率领神策卫、天策卫禁军,启程离开耶路撒冷,先行至巴格达休整。

    巴格达。

    两河大都护萧昕以安禄山望宫阙而称帝的例子,劝谏李瑄,一旦李瑄离开巴格达,请将富丽堂皇的宫殿拆毁。

    以免未来有大都护或者军队,生出野心,拥兵自重。

    大食宫殿有浓浓的宗教风格,与李瑄摧毁寺庙的形象不符。

    而且萧昕认为,两河都护府百废待兴,需要用钱,需要建筑的地方太多。

    巍峨的宫殿,每年会花费大量的钱财维护。

    只是都护府的驻地,得不偿失。

    李瑄认同萧昕的建议。

    在他离开巴格达后,萧昕主持将巴格达皇宫拆掉。

    将石材、木头,用以建立工厂。

    让大食人的历史,在两河流域烟消云散。

    李瑄回程的目的地之一是里海。

    于夏季之时,李瑄到达里海东南。

    他提前在紧邻里海的区域,圈了一块地,将其起名为“安业郡”(今伊朗托尔卡曼)。

    安业郡,以“安居乐业”为意。

    此时这里荒凉,人口寥寥无几。

    但非常适合建立港口。

    这是专门为在里海迁徙汉人,所建立的城郡。

    李瑄要在未来十年,在此里海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的郡。也由衷希望迁徙来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一旦里海经济贯通,这里是发展手工业、工业的好地方。

    到达木鹿城的时候,鲁炅向李瑄汇报事务。

    现波斯都护府几乎稳定。

    波斯的百姓崇信天可汗,认为天可汗是天神下凡。

    李瑄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木鹿城各地的村庄,连续巡视三天,受到波斯百姓的膜拜和拥戴。

    也令鲁炅将木鹿城的宫殿拆除,转而建立工厂。

    李瑄还视察了呼罗珊地区的金矿、银矿。

    着重向地方官吏指出矿产的重要性,又对开矿时的安全做出指示。

    七月,李瑄从木鹿城出发返回……

    一路上,李瑄只在萨末鞬城、宁远国都、疏勒、龟兹这种大城停留时间较长。

    普通的城镇,一般三两天时间,重新补给后,就再次出发。

    冬季的时候,李瑄到达敦煌城,回到大唐的传统势力范围。

    一路上,郡县补给充足,甚至还有更多的战马补给。

    使大军行进速度加快许多。

    乾元十四载,四月中旬,李瑄回到长安。

    距离离开长安,已有五年时光。

    李瑄完成了他西征的使命。

    只要能将现有的十六大都护府变为行省。

    再开启工业革命,让历史不再倒退……

    他此生便没有大的遗憾。

    这一年,两京古道已经完成水泥路的铺设。

    长安西部的水泥路也铺设到咸阳。

    日轮高悬,洒下万道金芒,将巍峨长安的每一寸砖石都映照得熠熠生辉。

    水泥官道两旁,人山人海。

    羽林军仪仗队也率先至长安以西迎接。

    御驾的华盖率先映入众人眼帘,大唐玄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若宣告着远方君王的归来。

    御驾亲征五年,百姓甚是思念,万人空巷,前来迎接。

    开天辟地的至尊,影响力已深入人心。

    在李瑄出征期间,无数百姓盼望至尊能平安归来。

    李瑄的金甲虽沾染征尘,却难掩那周身散发的威严之气,他端坐于银色汗血宝马之上,身姿挺拔如松,深邃双眸凝视远方,数年征战的沧桑凝于眼角眉梢,英雄气概更多几份。

    “万岁,万岁!”

    李瑄每过一处,百姓的呼声如雷,震动九霄。

    来自罗马的伊琳娜坐在马车上,她轻轻掀开帘子,震惊地看着这人山人海的一幕。

    这一次旅程,她深切地感受到大唐的庞大。

    自入敦煌以来,每每都感觉震撼。

    有过良田千里,有过桑麻敝野,有无边无际的棉花….

    河西走廊的城池,繁华程度除了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没有能比得上的。

    特别是凉州城,不比君士坦丁堡差。

    到了长安府,她见过林立的工厂,得知里面生产许多意想不到的物品。

    如此地大物博的大唐,罗马帝国该如何争斗?

    从咸阳开始,她的马车平稳,没有一点颠簸。

    下车休息时,她发现前方是一眼看不到头的水泥路。

    听侍女说,大唐已将水泥路铺设到数百里外的洛阳。

    那是大唐除长安外,另外一个都城。

    天可汗依旧未宠幸她,让伊琳娜更加害怕。

    异国他乡的孤独油然而生,苍穹变得陌生;连月亮星辰,似乎都带着疏离的寒意。

    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这位与罗马传言不符的天可汗,是仁义的君王。

    她不明白,既然是仁德君王,为什么会征天伐地,侵略他国呢?

    侍女们解释,天可汗是为百姓过得更好。

    天可汗是天下共主,大唐征服的地方,消灭残暴,打压贵族,分发耕地,百姓生活都会越来越好。

    伊琳娜无言以对!

    天可汗的仁德,也是伊琳娜仅有的安慰。

    她希望在这座长安城中,能改变命运。

    首席宰相李泌,率领文武百官,迎接天可汗回京。

    其中还包括退休的宰相刘晏、杨绾、裴遵庆、颜真卿等人。

    李岘与李瑄阴阳两隔,他又生起难过。

    王昌龄、岑参这两位大诗人也相继离开人世,没能挺到李瑄归来。

    李瑄册封的大将、上将、中将,已经有数十位魂归九泉。

    李瑄的父亲李适之,身体越来越差,前段时间还大病一场,经过大医王冰调理后,身体暂时康复。

    所以李瑄没有在甘肃省、陕西省过多停歇,直接回到长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