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李瑄墓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落叶凋谢字数:3102更新时间:25/03/15 13:54:31
    转眼之间,千年过去。

    大唐王朝也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烟消云散。

    自李瑄乾元新朝以来,共经历十五帝。

    其中乾元三十载。被称为前乾元时代。

    熙泰二十载、天启二十五载。被称为中乾元时代。

    庆宁十八载、厚德二十一载、圣历二十三载,被称为后乾元时代。

    一共一百三十七年,历经七帝。

    君王皆不超过六十五岁,便进行禅让。

    在这个时代,大唐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对全球的绝对掌控。

    但自第八位皇帝起,便不再禅让,且明显没有斗志。

    国家内部矛盾巨大。

    第十位皇帝时,华夏帝国无法逃过定律,分裂为“五夏”。

    五夏分别是中洲、新华夏洲(澳大利亚)、炎洲、凤凰洲(北美)、神龙洲(南美)。

    除了中洲的李氏大唐以外。

    其他四洲百姓,因李氏的堕落,且洲资源分配极度不公平,失去民心。

    他们废除帝制,建立四个汉人党派政权。

    因核武器出现,战斗相当克制。

    分裂也是必然。

    这个时代被历史称为五夏时代。

    也就在这时,西极洲想摆脱华夏的附属。

    他们与五夏的科技天壤之别。

    五夏政权以绝对实力,轮流将他们修理一顿。

    西极洲不允许发展核子武器,被拿捏是必然的。

    帝制只余中洲的大唐王朝,虽然是汉人祖地,虽然科技最发达,但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第十三帝不能克制欲望,想学杨广,因民愤被刺杀而亡。

    中洲再革命,进入立宪。

    直到第十五帝时,李瑄的后代再出强人。

    他有效仿先祖之志。

    他成为首相,掌握军权,逼迫皇帝退位。

    并使皇权退出历史舞台。建立以“选贤”为模式的政治体制。

    由地方一步步升迁,以政绩论,最终可成为领袖。

    即民选皇帝!

    在他的治理下,中洲一扫弊病,并成功移民火星,开始探索星辰大海。

    自此,不到五十年,凤凰洲、神龙洲、炎州、新华夏洲,在民意的选择下,再次合并为大华夏联邦。

    彻底主宰星球。

    华夏历四六一七年。

    人类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

    但历史上始终有一桩遗憾。

    那就是中祖坟墓疑云。

    当初李枫遵从遗言,销毁任何关于李瑄坟墓位置的证据。

    因为当时只有李枫、李奕、李淞和三个女儿知晓。

    他们也没有告诉后代。

    参与埋葬的锦衣卫竟然也没有说过中祖的坟墓位置。

    虽然有证据表明,中祖墓没有什么陪葬品。

    但中祖代表着华夏大联邦五十亿汉人的信仰。

    没有中祖,没有乾元时代,就没有如今的华夏联邦。

    星际时代的一切奠基,都来自于乾元,也可以说来自中祖。

    中祖的传奇一生,每一个华夏人都想深究。

    哪怕是五夏时代,五夏对立。

    那些党派无一例外,要打起中祖的名号,尊为国父,争夺华夏正统。

    任何一个党派的政治理念,都可以从中祖的名言名句、诗词、思想、人生路径中找寻。

    即便他们要打倒帝制,但他们不认为中祖就是封建。

    中祖的行径,中祖的操守,以前未出现过,现在也未出现过。

    其中也有争议,比如中祖“超人”一样力量。比现在改良基因还厉害。

    有人觉得这是历史的夸大。

    但又有人深信不疑。

    因为中祖时代,重视史料,记录完整。又有起居注、县志佐证……有无数的证据表明中祖的神勇。

    要说中祖的功绩,那可太多太多……

    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开疆扩土,使百国来贺,民族融合,建立民族自信心。

    在乾元之前,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封建!

    中祖摆脱封建。

    除贱为良,土地改革;废除深入人心的奴婢制度;取消宦官制度;以身作则,取消三宫六院嫔妃制度。

    建立教育体系、建立医疗体系、建立金融体系、建立完善的反腐败体系、建立新科举体系、建立国有企业体系、建立货币体系、建立新政治体系、建立新军制、建立智慧宫为首的科学体系……

    他让华夏大地开满慈幼堂,让老有所依,少有所养。

    在这漫长的三十年,中祖未动一砖一瓦。

    相反,他关闭大名鼎鼎的大明宫。

    将华清宫,对外开放。以赚商人钱财,用以民生。

    华清宫中,还有令人不解的事情。

    除了杨玉环的海棠汤,其余都对外开放。

    关于中祖与杨贵妃的野史可不少。

    中祖在位期间,修建最多的是道路、桥梁、河渠……全部都是民生工程。

    中祖执政最大的政绩之一,无疑是完成农业革命,培育大量的瓜果蔬菜,改良水稻、小麦;以系统化进行畜牧业养殖,从皮毛到肉食副产品,形成规模;在桑蚕上,棉纺织上,中祖让丝绸、布匹的质量更上一层楼;在林业上,重新绿化黄土高原、蒙古高原等。

    中祖的另一大政绩,是全力支持大航海事业,发现新大陆,将新的农作物带到中原大地。

    与此同时,后人普遍认为,是中祖开启工业革命,是工业之父,伟大导师。

    因为在中祖执政末期,蒸汽机改良,并以经国要策,进行各种试验。

    更别说中祖在退位以后,投身智慧宫。

    在生前收集雷电,完成科学试验。

    他提倡科学,提出众多发明,书写许多理论,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之父。

    另外,中祖是物理学、化学的先驱者。

    物理之父、化学之父。

    这些才是耳熟能详的伟大称号。

    虽然中祖提出的东西在后世都是基本知识。

    但世人公认,一到九十九,没有零到一伟大……

    中祖的称号和传奇太多太多,一千年也经久不衰。

    哪怕在火星、在月亮上,也必学中祖的诗词,必学中祖的思想知识。

    还是围绕那个话题,中祖墓到底在哪?

    中祖在洛阳病逝。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祖的墓在洛阳附近。因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祖的墓在长安,因为中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

    这是主流的说法。

    实际上只要是中祖去过的地方,留下足迹,本地人都觉得中祖的墓在他们那里。

    特别是中祖留下诗歌之地。

    一切谜团,在四六一七年夏揭幕。

    古县新安,崤山支脉。

    一伙体验户外,露营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

    他们在一处被雨水冲刷的偏僻山谷中,发现奇异。

    铁锹敲击!

    起初以为是一块金属。

    无意中铲开以后,露出的地方越来越大。

    越挖越觉得不对劲。

    因为这是棺材盖的雏形。

    上面的花纹清晰可见,古朴、沧桑,充满岁月的痕迹!

    能铜棺而葬,这是大事。组织学生露营的老师,立刻上报。

    铜棺出,墓志铭现。

    还有几处普通棺椁,虽然墓葬小,但与史书完全吻合。

    据说中祖的陪葬品,仅仅是亲手书写的书籍、诗词歌赋、科学成就。

    在这个时代,中祖真迹,价值连城。

    但没有人敢直接开棺。

    从出土的墓志铭、石碑。

    再加上巧夺天工的铜棺。有李枫、李奕、李淞的亲笔雕刻。

    墓志铭的刻字,出自“杨体”。

    杨体的主人为杨虚静,他与颜真卿齐名,也是当时朝中最有威望的学者,官至文部尚书。

    基本上确定这是世人寻找一千年的中祖墓。

    当天,世界震惊!

    不少学者甚至从火星赶过来。

    不久后,学者们从姜月瑶、裴灵溪、霜儿、长离的棺椁中,再次辅证这是中祖墓无疑。

    疑团终于解开。

    但主流的民意,竟然是不允许开青铜棺。

    必须重新原地回葬,继续让中祖长眠。

    因为中祖本意就是与妻子们寻一宁静之所。

    后人不能冒犯。

    以至于短短时间,民意一边倒。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最终,青铜棺材,又重新入土。

    李瑄的妻子们,也重葬同穴。

    为防止不轨者破坏,新安的崤山支脉外围,有军队驻扎。

    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每日有百万计的人,心怀虔诚,到达新安,缅怀这位功盖三皇五帝,“开天辟地”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