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五章 佛道相容(求票票)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偶米粉字数:4758更新时间:25/04/27 11:41:31
    “佛家!”

    “净心禅院!”

    “若是两者传承相连,以魔宗和佛家的恩怨,这里的消息传出,肯定会引来魔宗之人。”

    “这座禅院估计早早被魔宗所灭了!”

    “……”

    随河上、莫负一处,行走大半个槐树村,唯有四方一些稍远的地方没有踏足。

    净心禅院。

    从旁边走过。

    有些像道者的宫观,只是……外观又有些不一样,坐落于此间,多简单、简陋了一些!

    若是在大城旁边,肯定会相对奢华、精致一些。

    整个禅院的占地不为小,约莫方圆百丈,当然,是相对于整个槐树村的村落民房而言。

    禅院的大门洞开,有看到一些村民进出,确如那位长者所言,禅院没有什么规矩。

    河上说禅院同佛家有关?

    佛家的消息,自己了解不少。

    佛家出现没有多久,便是被灭了,被魔宗苍璩率领宗门弟子一举将其灭掉了。

    那位了心大师是佛家的遗留弟子?

    只不过,从村民口中所知,这座禅院出现也有数年了,此间距离魔宗所在不远,魔宗难道不知道吗?

    “净心禅院!”

    “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动静。”

    “若是真和佛家有关,这里……就不该存在。”

    “不过,禅院做的事情也不少,之前长垣之地,还有见到疑似修行药师之道的人。”

    “河上师兄,这里如何处理?”

    “……”

    异邦浮屠,多年来一直想要入诸夏传道。

    各种手段都有。

    佛家便是改头换面之后的一次手段。

    佛家被灭之后,诸夏间多了不少译制过来的浮屠典籍,还有浮屠修行之法。

    听雪儿姑娘她们说过,浮屠在北方草原都有传道,箕子朝鲜也有传道,西域诸国更是差不多全部沦为浮屠道场之地了。

    玄清师伯曾说浮屠眼下不能入诸夏传道,帝国也有那般言语,他们还来传道,便是有违规矩。

    道理是那般。

    只不过,走遍整个槐树村,这座净心禅院做的事情,还是有心的,然则,难逃传道之举。

    这座禅院只有化神层次的存在,若可,河上师兄就可出手将它们直接抹去。

    “如何处理?”

    “……”

    “我暂时也没有太多心思。”

    “记得师尊曾说过,浮屠之道,是天地大道,道无高下,皆是一体,皆可参悟修行!”

    “异邦浮屠,有大智慧贤者。”

    “其道不为差。”

    “所虑便是浮屠太强势了,而今的诸夏诸子百家正处于先后凋零、蛰伏、喘息之时。”

    “若然浮屠东入,以浮屠的底蕴,再加上浮屠数百年来契入世俗的道理,不需要很长时间,就会在诸夏占据相当的力量。”

    “那个后果,就是诸夏的百家会一瞬间彻底凋零许多。”

    “那就有些可惜了。”

    “道者也在其中。”

    “道者不受拘束,道的传扬会受到影响。”

    “若没有手段落下,道者也会被压制,虽然道者不会有根本性的损伤,终究……不喜欢看到。”

    “便是有了分教开宗。”

    “一处处道者宫观的出现,如同一粒粒种子,是否可以茁壮成长不可知,有那样的宫观存在,诸夏之道的光芒便不会被掩盖。”

    “等诸子百家各有稳固,等分教开宗稍有成效,那个时候……异邦之道再进来,对于道者,对于百家之人,就会和缓很多。”

    “那时候的竞争与冲突,就全看他们的了。”

    “然!”

    “浮屠入诸夏,也非没有好处。”

    “那是一门不逊色道者的传承大道,若入诸夏,百家彼此碰撞,或许会有璀璨的盛世。”

    “师尊都说,浮屠的道理有很多可取之处。”

    “可以拿来为用。”

    “这座净心禅院立于此地数年,声名不显,至今还存在,没有被魔宗知晓底细。”

    “赤足光头不存在。”

    “一体所修也是两道相融之法,若非我等对浮屠之道有了解,其他的人碰到,也不会知晓他们所修有浮屠的影子。”

    “既然声名不显,当不涉及传道之事。”

    “从他们数年来的所作所为来看,还是难得的。”

    “说不得会成为师尊当初提及一事的契机!”

    “……”

    如何处理净心禅院?

    河上难说。

    此行来中原是辅助救灾治灾的,是治病救人的,处理浮屠传承的事情?不再自己的职责之中。

    尤其,这座净心禅院眼下而观,给自己的感觉还不错。

    好感相对多一些。

    也只是如此。

    具体如何处理,先等等再说。

    看向莫负,说道师尊对于浮屠的态度。

    浮屠是大道,对诸夏而言,对于修行而言,多一条这样的道路,是好事,许多人可以接触崭新的道理。

    而对于诸子百家而言,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阻拦他们入诸夏传道,也只是一时的,不会长久。

    “契机?”

    “什么契机?”

    芈心本能一语。

    “异邦之道,毕竟是异邦之道。”

    “除了道理之外,还会携带异邦的风华礼仪,还会携带异邦的万事万物之法。”

    “一种道理的出现,非纯粹的,而是一种混元而成的道理。”

    “浮屠欲要入诸夏,不为上!”

    “若可,将浮屠道理中有益于诸夏的传承挑选出来,选择合适的人传承。”

    “如此,便相当于从诸夏本地混元而成化出一门道理。”

    “师尊功参造化,结合异邦浮屠的典籍、修行之法,已经创出数卷真法玄功!”

    “每一卷都直指齐天万物的合道大圆满境界!”

    “甚至于相融道家传承,彼此一体,佛道相融,身融万物亦是可以触摸,可以踏足。”

    “若然有合适之人,传授之,诸夏就会有自身的浮屠世尊之道。”

    “虽为异邦之道,又和异邦之道不一样。”

    “有师尊的支持,再加上师尊的助力,传承便可立足,时间长了,自成一体道理。”

    “将来,就算浮屠东入,以他们根本不合诸夏风华礼仪的道理,也很难直接被诸夏之民所接受。”

    “那个时候,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自己剔除一些异邦之道,仿造已经立下的传承。”

    “浮屠的传承,便可凝结一颗诸夏的种子。”

    “在诸夏生根,在诸夏发芽,在诸夏开花!”

    “时日长了,诸夏的浮屠传承日盛,若有所需,还可以反客为主,将异邦浮屠的道理更多熔炼己身。”

    “而真正的异邦浮屠之道,则可有可无了。”

    “这座净心禅院,我觉是一个契机。”

    “只是,还需要好好的看一看,稍后我会将这里的消息传给师尊以及雪儿姑娘她们。”

    “他们会好好处理的。”

    契机?

    那也是师尊吩咐自己有机会去做的一件事。

    现在就要碰到了?

    河上觉……说不定就碰到了。

    于芈心一笑,视线一转,落于远处被林木、房屋长长遮掩的净心禅院所在。

    这座禅院不主动传道,只是安稳自己的修行,于此地的槐树村村民不为排斥,自愿求道,自然传道。

    这种动静,不错。

    他们身上没有异邦的风华气息。

    这一点,也不错。

    也符合那件事的前提。

    比起异邦浮屠入诸夏,还不如诸夏自生浮屠的道理,自成一脉辉煌的传承。

    至于跟脚,也容易!

    师尊曾说昔年道家祖师骑乘青牛过函谷关西行去了,说不定祖师化胡,开创一门崭新的道理。

    好吧,师尊所言有理。

    行大事,无需拘泥于那些。

    “以异邦之道,熔炼诸夏的浮屠传承。”

    “河上师兄,你的意思,这座净心禅院可以为之?”

    “可……他们很可能是佛家的传承遗留之人,如何可以担当大任?欲要为之,也得是信得过的放心之人!”

    “……”

    秀首轻点,明眸生辉,于河上师兄所言,许莫负完全可以明白,并不晦涩。

    师伯的想法,的确是大手笔。

    寻常人难以做到。

    单单是将异邦浮屠之法熔炼成具有诸夏风华的道理,都非容易之事,还是一门门直指合道大成境地的传承。

    然则。

    若是可以做到,的确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同时,诸夏间也能多一门辉煌的道理。

    契机?

    河上师兄是指那座净心禅院能够担起重任?不太好吧?尽管这座净心禅院还行,可是里面的人难说。

    万一那些人心中仍念佛家以及浮屠,岂非……坏事了?

    “河上,莫负所言不无道理。”

    芈心点点头。

    做那样的大事,还是自己人比较好。

    “如果可以,郡侯前辈亲自寻找合适之人,落下传承,岂非更好?”

    略有停顿,想了想,又是一语。

    “哈哈,我只是觉得是一个契机,并非要指定那座净心禅院为事。”

    “禅院的底细,咱们现在还没有弄清楚呢。”

    “观禅院的处事作风,一时有感,如果禅院的人和浮屠没有什么牵连,完全就是师尊所想的那道传承模样。”

    “走吧。”

    “咱们先去村中那位长者家中歇一歇,稍后我将消息传递一下,咱们就离开槐树村。”

    “……”

    河上摆摆手。

    师尊所言的那件事轻重如何,自己还能不明白?

    若成,那就很像这座禅院了。

    净心禅院!

    倘若接下来查明这些人的底细尚可,那么,未必不能落下一些好处,让它们壮大起来。

    同时!

    还能将一些人派入其中为事。

    眼下,都只是所想,是否为之还差得很远。

    芈心和莫负她们所言,也都是在理。

    紧要之事,自当慎重行之。

    宁愿慢一些,也不能辛辛苦苦一场空!

    ******

    “少羽要成亲了!”

    “还真……真快!”

    “……”

    中原雨势停下,救灾迅疾十倍以上!

    行走中原不少地方,观那些地方的百姓一一得到助力,天明喜欢看到那样的场面。

    喜欢看到那些人脸上出现些许笑容的模样。

    虽说一路以来所见的惨事也有许多。

    可!

    时间总是向前的,苦难的日子总是要过去的,既然活下来了,就要用心用力的活下去。

    灾情之故,他们接下来的徭役赋税会减轻一些,于他们也是一件好事。

    自己也有助力。

    也有救助不少人。

    奈何,同整个中原诸地的受灾之民而言,少之又少,几乎都能忽略不计了。

    若非阳滋的动静,估计会有更多人遭灾。

    以飞禽异兽之力,许多偏远难达的地方,多有及时的粮草补充,可以助力他们支撑到官府的救援到来。

    天晴已经多日了。

    道路通达,车马往来之势愈发密集。

    江湖流缓,大船小舟亦是增多。

    被大水泛滥冲荡的田亩,每一日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将其梳拢,以恢复先前的模样。

    不提灾情,这一次的水灾肆意,对于那些江河湖泊附近的田亩而言,是一件好事。

    大水肆意,携带水域中的淤积之物将田亩覆盖,那些东西多有滋养土地,可以让贫瘠的土地补充肥力。

    让良田更加肥沃。

    接下来他们在上面种植谷物,不出意外,当会有一个很好的收成。

    此外,这一次水灾中被水势冲垮、冲坏的水利沟渠,也会一一得到修缮,会比先前更加稳固。

    可以承受更大的水势水灾!

    再有一场这样的水灾,有水利之助,无序而又狂暴的水势不至于迅速泛滥,于庶民百姓裨益良多。

    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些地势稍好的地方,外加水利相助,也根本无需担心太多,那些地势寻常的地方,也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自己是一位普通人,力量极其有限,那些救灾的事情,由官府处理为上。

    再加上阳滋奔赴江南获取的文书,四方助力奔至,两大学宫的学员也有前来。

    这场灾情的抚平不会耗费太长时间。

    是以,便是没有继续在中原游逛,想着母亲的催促,便是准备再去咸阳停留数日。

    临行之前,濮阳之地采买一些特色之物,准备带给母亲。

    不想。

    城中的盗跖亲自送来一份密信,言语是项氏一族托人送来的,原本还要找寻自己的。

    密信!

    项氏一族!

    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这些日子中原之地流传的一些消息,自己也有所知,岛夷之地的秘密散开了。

    非好事。

    那表明接下来会有不少有心人前往岛夷。

    是因为那件事?

    ……

    目视盗跖的离去,他们那些墨家弟子这些日子一直待在濮阳,安分守己,也没有别的乱糟糟之事。

    当如此。

    继而,便是将手中的密信打开,快速一览上面的内容。

    顿有讶然。

    密信上的消息非自己所想的岛夷之事,而是另外一件……丝毫不逊色岛夷的大事!

    少羽要成亲了。

    少羽要和小虞姑娘成亲了!

    这个消息还真是有些突然,自己想着会有那么一日,却没有想到现在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