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蛇七寸,立储之议!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曲寄心中意字数:2532更新时间:25/03/17 06:38:12
    “侯爷来了!”

    就在这时,开国一脉的勋贵,还有几个封了爵位,留在京中等候职务安排的齐鲁一脉将门向外迎去。

    贾琮带着宝钗来到宫门外。

    别看贾琮如今身兼多任。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

    京营指挥使!

    安东南北都护府大都护!

    可要说杂事,还真是没有多少。

    从朝鲜回来,该有的避嫌态度还是要有。

    除了从九边调兵补充京营士卒时候到大营里露过一次面。

    就再没去过京营。

    前军都督府也是从受了这个官职以后也从来没去过。

    至于早朝,更是从不见其人,常年空缺。

    今日来上朝,已经算是破天荒了。

    “拜见侯爷!”

    众人上前见礼道。

    “诸位不必多礼。”

    “时辰差不多了,先入列吧。”

    昨日开国一脉都得到了侯景云送去的口信。

    对今日朔望朝要做的事心知肚明。

    寒暄了几句,便回到了队伍里。

    没过多久,午门城楼上鼓声响起。

    殿前御使出列开始点卯。

    文武百官按照官职,排好队列。

    入宫,进殿!

    宝钗封号安国郡主,原是没有资格上朝。

    可若是加上清虚灵慧镇国龙女,执掌道录司、僧录司!

    那就不同了。

    当朝一品。

    大朝会中的位次也仅在皇室王爵后面。

    李阁老看了一眼武勋的最前列。

    在贾琮身后,宝钗就像影子一般,看似毫不起眼,却无一人敢忽视其存在。

    满天下形影不离的第四境高人,也就这一对了。

    原本依照前朝制度国师一职,应该是站在文官首排,与当朝丞相也就是现在内阁首辅并列。

    如今位于武勋一列,打乱了武勋顺序。

    却没有一人感觉到不满,连负责惯例站位的殿前御使都一副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

    ……

    顺德帝临朝,先是处理了几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真正的大事都已经在御书房里跟内阁诸老还有六部尚书商讨完毕。

    到朝会上就是拿出来议一议走个过场。

    这便是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原本这次朔望朝也跟之前一样平淡结束。

    却在这时,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邓楚明轻咳一声。

    手持奏章走出队列。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所奏何事?”

    顺德帝看了一眼夏守忠,后者微微摇摇头。

    最近大理寺并无大事发生。

    “启禀陛下,微臣有国本大事,亟待圣裁。”

    “自古以来,国之根本,在于社稷;社稷之安,系于储君。”

    “今陛下登基五年,龙体康健,德泽广被,然国运绵长,须有后继之君,以安万民之心,定天下之本。”

    “微臣斗胆,请陛下立储君!”

    ……

    邓楚明话音才落,朝野上下,顿时石破天惊。

    立储,这是国之大事!

    顺德帝膝下有三位皇子。

    虽然登基已经五年,可朝中谁人不知。

    只要一日太上皇没有彻底放权,这皇位便一日不算坐的安稳。

    忠顺亲王还有义忠郡王都对此虎视眈眈。

    上一代的皇位之争还没有结束,群臣对这个话题都避之如虎。

    哪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朝堂上提出立储之事。

    不过很快,包括内阁诸老在内,许多聪明的大臣都将惊骇目光转向了贾琮。

    这事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

    昨日才派人围困了义忠郡王的王府!

    今日朝会上便趁着义忠郡王不在开启立储之议。

    靖安侯果然报仇不隔夜。

    这一下,可以说是直接打在义忠郡王七寸上。

    若真是立下储君,大乾还能连皇帝和储君一同废除不成?

    贾琮神色平淡。

    以今时今日之地位,哪怕不刻意去结党,身边也会依附一批大臣。

    只要不是权倾朝野,皇家也不会在意这种事。

    这种事何须自己开口,自然有手下去下场。

    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是外地知府调任。

    前任死在贾琮手中,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拜访了贾琮,隐隐表达的投效之意。

    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陛下,储君之议,关系社稷,应及早立下,以安天下子民之心。”

    “臣附议!”

    “请陛下立储君!”

    有人起了个头,早就得到贾琮授意的开国一脉、齐鲁一脉、还有七八个投效贾琮的文臣纷纷出列迎合。

    加起来二十多个文武大臣。

    让群臣侧目。

    今日义忠郡王没来上朝,群龙无首,看到这一幕也只能干着急。

    没人愿意站出来拉这个仇恨。

    忠顺亲王倒是在,只是贾琮身后淡漠的目光犹如两把利剑。

    让其脸色铁青,却不敢有任何开口说话的意思。

    第四境的震慑,忠顺亲王如何敢忽视?

    “陛下,老臣也以为,是该到了立储君的时候了。”

    如果光是这样也就罢了,紧接着,就连内阁五老中排行第三的华阁老也站了出来。

    近乎文臣顶峰的地位,这代表着的含义可就耐人寻味了。

    贾琮见状内心讶然。

    果然能够站在这个位置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普通官员察觉不到太上皇开元帝的态度变化,内阁的阁老岂会不知。

    五位阁老,其他四个家中族内皆有杰出的后辈族人。

    以保证传承不断,唯有华阁老,族中人才凋敝,还多是纨绔子弟。

    这时却是不得不冒上一点险,将来好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点遗泽了。

    贾琮对其微微颔首示意。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此时开口帮忙的情分得领。

    御座之上,顺德帝没想到一次普通的朔望朝还有这么大的惊喜等到自己。

    先是惊喜的看了一眼贾琮。

    随后轻咳两声。

    “立储之事,涉及国本,干系重大。”

    “待朕考教诸皇子,禀报父皇之后,再行商议。”

    表面上一副不耐语气。

    但实际上龙袍下面,一双手已经激动地攥了起来。

    不光是立储。

    更重要的是,这是贾琮第一次摆明立场的公开支持顺德帝。

    这才是最重要的。

    具有超凡伟力的世界。

    皇家的是皇家一个整体的,而不完全是皇帝的!

    只有皇帝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夏守忠,退朝吧!”

    说完,便让夏守忠宣布退朝。

    群臣告退,贾琮和宝钗在原地等候着。

    果然,待到群臣都走出大殿。

    夏守忠脚步匆匆的折返回来。

    “侯爷,郡主。”

    “陛下在御书房里等着两位。”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