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手笔,大格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曲寄心中意字数:2340更新时间:25/03/17 06:38:12
    宝钗下去筹备书院之后,贾琮也没闲着。

    趁着今日有空,便来到了皇宫。

    被夏守忠一路引着来到书房,顺德帝正在批阅一份奏章。

    看到贾琮过来,便放下奏章笑着调侃道。

    “今个儿倒是稀奇了。”

    “刚才听大伴说爱卿入宫,朕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中秋过后,知道陛下事务繁忙,我就没有过来。”

    “说起来还要多亏爱卿,一举扫平了朕那侄儿,开元一脉势力也折损不小。”

    “朕这次才能收回来不少权利。”

    说着,顺德帝走下御座和贾琮一同坐在了夏守忠搬来的凳子上。

    言行举止间,犹如挚友,把贾琮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这里没有外人,陛下就不必如此客套了。”

    “若是真的心里感激臣,不如选一五军都督府老帅来执掌京营?”

    这话贾琮倒是没有在伪装。

    神道发展初期,世俗权柄至关重要。

    只是短短一年时间,贾琮麾下第五境战力都有了。

    所谋划的东西,已经不是京营指挥使一职所能起到臂助的了。

    若是顺德帝想要,归还了也没损失。

    左右以贾琮今日的威望,在不在任都没有多大区别。

    “爱卿可真是……”

    笑着指着贾琮,顺德帝无奈摇头。

    站在顺德帝的角度。

    第四境高人下场任京营指挥使,这等好事,便是大乾开国太祖麾下谋士如云,名将如雨的时候都不敢想。

    如果可能,恨不得给贾琮多来上几个官衔。

    彻底绑在大乾的战车上,哪里会轻易放走贾琮。

    “京营最近人员调动颇大。”

    “调兵文书、整军文书、训练文书,签押的都是马尚的名。”

    “若是朕没记错,爱卿这个京营指挥使上次出现在京营,还是两个多月以前吧?”

    “旁人都是想尽办法到朕这求官,也只有爱卿整日琢磨着怎么辞官了。”

    抱怨了几句,顺德帝这才揭过话茬。

    “罢了,不说这个了。”

    “朕知道以爱卿今日地位,操劳的事不比朕少多少。”

    “今个儿入宫是有什么事需要朕配合吗?”

    “陛下,确有一事,臣想在城外建立一书院。”

    “书院?爱卿府上不是已经有一个书院了吗?”

    “这次弄得书院和府上的小打小闹不一样,初步计划招收生源三百人,配十余尊大儒教习……”

    贾琮将自己对书院的规划,一一道出。

    顺德帝听得大为震撼。

    各种补助薪酬所需的白银也就算了,顺德帝自己也拿的出来。

    关键是给书院教习的大儒文宝,还有每年三次的鸿儒讲学。

    连皇家也做不到这些。

    也只有先屠灭白鹿书院,后斗败孔家的贾琮有这个底蕴了。

    “爱卿之举,也算是为国育才,当属好事,何须跟朕汇报?”

    “难不成爱卿以为朕会反对不成?”

    回过神来,顺德帝颇有些疑惑的开口道。

    “书院筹办,自有臣派人去做。”

    “只是书院如今缺山长一名,臣思来想去,怕是只有陛下能够胜任了。”

    “这才过来求陛下赐个恩典。”

    “在书院建好之前能够书写一副墨宝,敕建匾额。”

    “最好开院之日,陛下能够御驾亲临……”

    “这……”

    顺德帝闻言,呼吸一滞。

    贾琮行事落子布局,向来是大手笔。

    别看初期只招生三百人,单是从配备的大儒教习也能看出来。

    等到书院发展起来,定然是一尊影响朝政的庞然大物。

    最多十年二十年,朝中就会涌现大量书院学子。

    顺德帝原是准备始终以恩以利笼络贾琮。

    奈何这份好处实在是……

    “爱卿这哪里是来求朕,分明是来给朕送好处的。”

    “墨宝匾额之事好说,开院之日,朕一定到!”

    想明白之后,顺德帝倒也坦然。

    直接开口应下贾琮人情。

    “凡跟书院有关的事宜,爱卿自可便宜行事,朕就占个山长之名即可。”

    “多谢陛下!”

    三言两语将书院事宜定好,贾琮话锋一转。

    “臣听闻最近东南海域有西洋人频繁活动?”

    “唉,朕最近正在愁这件事呢。”

    “天竺沦陷,暹罗也被西洋人威胁。”

    “暹罗使臣这个月接连上书求救。”

    “按理说藩国遭侵犯,大乾应当起兵相助。”

    “可从太祖朝开始,我大乾水师就不受重视,无论是战船还是士卒火炮,都不如西洋人。”

    “半个月前还有一个西洋商队到福建海港,提出要通商互市。”

    顺德帝将东南海疆局势一一道出。

    说白了,便是不打,有损大乾威望。

    西洋人狼子野心,来势汹汹。

    若是南洋诸国都沦陷,下一步肯定会把目标对准大乾。

    可若是打,水师荒废,在海上无论如何也不是西洋船队的对手。

    “臣读了不少兵书,海战倒也略知一二。”

    “麾下还有点人手,若是陛下需要,臣可出海助战。”

    缓缓点头,脑海中有了大致思路后,贾琮开口说道。

    “好!”

    “若真是要战,朕就厚颜请爱卿出手了。”

    这番话音刚落,顺德帝果然面露喜色。

    打仗,高端战力可是少不了的。

    贾琮麾下不说第四境如云,那也超出了五指之数了。

    又闲聊了几句西洋状况,赶在午膳之前,贾琮便提出了告辞。

    ……

    “陛下,靖安侯这突然成立书院……”

    贾琮走后,眼看着顺德帝迟迟沉默不语。

    夏守忠眼睛一转,上前开口递上了话茬。

    “贾琮这格局手笔,朕远远不如也!”

    果然,顺德帝叹息了一声,被引出了倾诉欲望。

    “孔家在儒道的影响力太大,不能与整个儒道为敌,那便加入进去!”

    “除此之外……”

    “大伴,你可知世上读书人,以何人居多?”

    “奴才以为,当以聪明人居多。”

    “这话不假,但归根结底。”

    “读书习字,不谈拜的名师,单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不是普通农户能够负担得起的。”

    “所谓耕读传家,不过是自行宣扬出来的美名罢了。”

    “这读书,首先要家境富裕,至少薄有田产才行。”

    “陛下的意思是说?”

    被这么一提醒,夏守忠猛然想到了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