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太上皇:不活了,没意思,跳楼了。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南歌来了字数:2285更新时间:25/04/25 21:22:19
    朱棣:“不错,不错,政变就应该如此果断,前期的唐玄宗能力还是不错的。”

    “后期是后期,前期是前期。”

    “政变第一步先搞定人,人都搞定不了,政变就是一个笑话了。”

    原来如此,无数的普通皇子似乎懂得了宫廷政变的奥秘了,第一步先把皇宫的地图搞到手再说。

    研究从哪里进攻最好。

    叶枫:“第二场政变,李隆基VS太平公主。”

    “李隆基成功的让李旦再一次当上皇帝。”

    “李隆基的大哥非常的识趣,虽然他有嫡长子的身份,也当过太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隆基更牛逼。”

    “他选择不做李建成,直接退位让贤推荐李隆基当太子。”

    “自己当逍遥王爷去了。“

    观众一听,这个人懂进退啊!没有被权力迷住了眼,选择明哲保身。

    李世民:“这孩子不错,要是大哥能有这觉悟多少啊!这样一家人说不一定和谐美好的生活。”

    叶枫:“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却害怕李隆基权力过大危害自己的人身安全。”

    “学习李渊的政治平衡之术,提拔太平公主来对抗李隆基。”

    “太平公主想模仿自己的老妈武则天当女皇。”

    “李旦作为裁判来平衡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从而安稳过晚年生活。”

    “李旦很有意思大臣上报国家大事,李旦先问和太平公主商量吗?再问和太子商量的吗?”

    “只要都商量过了,无论这是什么事情都通通同意。”

    “这就让太平公主直接参与朝中政事了。”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太平公主,李隆基团队的姚崇和宋璟提出让太平公主外放离开京城。”

    “李旦直接将这件事情告诉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想都没有想跑到东宫当面骂了一顿李隆基。”

    “骂李隆基不敬长辈,挑拨离间,不识好人心,恩将仇报。”

    “这把李隆基整不会了。”

    “我是太子,你是当朝皇帝的妹妹,太子的姑姑,权力滔天的公主。”

    “我们两个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深受大唐人民的爱戴。”

    “结果,堂堂一国公主跑到东宫,指着一国储君鼻子骂?”

    “这和街上泼妇骂街有什么不一样。”

    “传出去李唐皇室的脸都丢干净了。”

    “你不应该在朝廷上和我博弈吗?”

    李隆基:“一点身份都不讲跑过来骂我,我都不理解你脑子里面在想什么。”

    太平公主:“骂了就骂了,反正老娘心里舒服,反正我不好受你也别想好受。”

    叶枫:“高端的政治手段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朝廷有顶级的政治家,但掌握权力的人不一定就是顶级政治家,他们可能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

    “米国发动战争的聊天群还能拉错人,朝廷上的那些人有真本事的,也有混吃等死的小人。”

    “智商如妖的人是少数。”

    “面对太平公主的直拳,李隆基为了保住名望不落下不敬长辈,挑拨离间,不识好人心,恩将仇报的头衔。”

    “只好去弹劾姚崇和宋璟保住名声。”

    “最后,姚崇,宋璟和太平公主一起外放了。”

    “双方你来我往博弈,两人之间没有太多的权谋。”

    “不同于权谋电视剧演的一样相互精心布局,利用棋子分高下,似乎将天下人当成棋子一样。”

    “太平公主非常直接赤裸裸的拉拢大臣,拉拢皇帝,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封官来吸引人才和世家。”

    “努力花钱和封官将手伸进了李隆基掌控的禁军之中,那些军官面对太平公主真金白银和诱人的前途。”

    “禁军一部分军官投靠了太平公主。”

    “金银财宝和官位才是最直接的东西,直接将你手下的那些人收买了,你说话没有人听了。”

    “谋略在厉害,执行不下去也是纸上空话。”

    “李隆基也在努力让自己的父皇自愿去当太上皇。”

    “太平公主借助李旦沉迷算卦,利用星象对李旦说,皇太子当天子是叛乱之兆。”

    “言下之意就是废太子,只要你说出来,我们联手废了太子。”

    “李旦淡淡一笑:我当太上皇不就好了。”

    厉害,真不愧为禅让一次的男人,李旦的答案出乎众人的意料了,想过很多种可能。

    结果皇太子当天子是叛乱之兆,我去当太上皇让皇太子当皇帝。

    皇太子就不需要叛乱了。

    武则天:“这番话到想李旦能说出的话,上一次他就禅让过一次了。”

    李治:“明哲保身也不错了。”

    李世民:“要是父皇也能向他一样多少,李隆基有一个懂事的父亲,懂事的哥哥。”

    “唉。”

    叶枫:“太平公主人都傻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万万没有想到李旦能说出这句话。”

    “想到李旦之前就禅让过一次了,太平公主就想要扇自己嘴巴子。”

    “靠。”

    “李旦是一个聪明人,他心里明白下任皇帝不出意外是李隆基,自己能安稳度过晚年就好了。”

    “儿子和妹妹哪一个比较好,自己主动当太上皇了也避免的很多麻烦。”

    “无论谁赢了,自己都是稳赢。”

    “李旦禅让,李隆基当皇帝了。”

    “有了皇帝的身份,李隆基要彻底解决太平公主了。”

    “一样的套路一天带兵攻入玄武门,将太平公主的朝臣控制,屠杀太平公主一脉的主要领导人。”

    “这场政变最危险的地方在于李旦,李隆基没有通知李旦发动了政变让李旦有些害怕了。”

    “李旦连忙跑路到城门上心里不是滋味,一生经历母亲逼迫退位,母亲和儿子政变,兄弟政变,侄子政变,儿子和妹妹政变。”

    “这一次自己唯一的亲妹妹也要被亲儿子杀死了。”

    “人生好没意思,李旦打算跳楼自杀了,华夏历史独一份的太上皇跳楼自杀。”

    “这场政变最大的威胁就是太上皇要跳楼自杀,不活了,没意思了。”

    “李隆基心惊胆跳啊!”

    “太上皇一跳自己要背负弑父的名声了。”

    “趁着李旦身边人拦着,李隆基连忙派出大臣去城门楼去劝李旦。”

    “父皇冷静啊!”

    “李旦复杂的心情才平复化解了这场危机,李隆基将太平公主一家子该杀的都杀了。”

    “政变结束后,李隆基正式接手大唐。”

    “此时的大唐已经立国百年了,百年王朝积累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了。”